中国的事物,怎么样才能用英语表达清楚,让西方人能够理解,一向被认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以至于在我国的许多领域,英语应用出现了大量低级错误,比如说公共场所各类标识的英语译文错误,现在已引起广泛关注并最终促成了多个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的地方标准的出台以及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启动。同样的问题,也大量出现我国的城市外语服务载体之中,如英文类报刊、英文类电视节目以及英文类官方网站等等。 笔者之所以写就如此一番开场白,是因为在这方面关注颇多,并且经常感慨多多。不久前,笔者看到某城市的日报上刊登的一则英语资讯,内容是说该市的出租车起步价将要上调,没想到该文的译者(因为该英语资讯报道就是根据同内容的中文资讯报道转译的)把“起步价”逐字 由此,笔者也产生了好奇心,试图通过网络搜索探究“起步价”这一在我们听来耳熟能详的说法,在英语里究竟用的什么地道表达。结果发现,base price,flag fall 和flag-down fare等词语属于在相关国家和地区最贴近的说法。请看美国媒体的以下报道: Washington (CNN) -- Passengers hailing cabs in Chicago starting Sunday may want to read the fine print on the taxi placards before they get in. In addition to the base fare, cab drivers for the first time can charge sick passengers a $50 vomit cleanup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