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美文] 美国流行文化从A到Z——Square one

[复制链接]

总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每个人的环境不同,天赋也不同。但这个问题也很容易回答:学语言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靠日积月累。所以要学好英语,就得不断从身边各种各样的地方去积累知识,而不是把它当作一门功课或一项任务来集中突击。 如果你觉得“身边各种各样的地方”听起来很虚,我就给个具体的实例:如今这个年代,基本上所有的中文电影、电视剧都有英文名。

你在娱乐的时候,不妨留意一下那些英文名。想想为什么要这么翻,翻得对不对,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仅仅是这样,常年累积下来,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be square指的是什么?后来电影的主题歌也成了大热作品,三天两头就可以听到孙楠引吭高歌:不见不散,be there or be square;不见不散,be there or be square 查了字典,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问周围的人,也没一个知道。

说得上来。最后,借助神奇的网络找到了正解。(我

上网比较早,

1997年开始的,已经十多年了。) square在这里并不是指“广场”,跟“正方形”也没关系。它是美式俚语,表示“平凡、守旧的人”。换句话说,如果square,你就不in、不新潮,是个十足的老土。这种用法是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美国音乐人发明的。当时爵士乐(jazz)和摇摆乐(swing)还是比较新鲜的音乐类型,尚未进入主流,但在音乐人的圈子里有很高的地位。他们把不欣赏或不了解这两种音乐的人统统称为“square”。因此,be there or be square实际的字面意思是:要么去那里,要么当老土。正常的人当然不喜欢“老土”的头衔,所以一定会选择“去那里”。be there or be square于是引申出“不见不散”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