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rter-life crisis是美国人Abby Wilner于1997年率先提出的概念。2001年,她参与合著的畅销书Q“arterlife Crisis: TheUnique Challenges ofLife in Your Twenties(《四分之一生命的危机:二十多岁人的特殊挑战》)让这个概念彻底红火了起来。跟许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词一样,quarter-life crisis因为引起大众的强烈共鸣而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已经融入主流英语。 顾名思义,quarter.life crisis是人在生命走到四分之一时(通常是2字头的年龄,在21至29岁之间)因为种种原因而出现的危机感。症状主要包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对前途失去了信心。 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害怕考虑将来。《开始怀疑自己现有的成就。怀念学生时代的种种。朋友都已经有男/女朋友(或已经结婚生子),感觉自己越来 越孤独。 经济方面有压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掘到“第一桶金”。觉得似乎所有人都比自己“混”得好。 quarter-life crisis在流行文化中曾被多次提及:获得三项托尼奖(Tony)的百老汇音乐剧Avenue Q(《Q大道》),主要讲述的就是一群背景各异的纽约人在这座大都市里经历quarter-life crisis的故事。剧中的许多歌曲都是QLC的典型征兆,比如:I Wishi Could Go Back to College、It Sucks to Be Me、i'mGonna Find My Purpose、What Do You Do with d B.A. in English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