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半时,谭琭玥从国外回来(非英语国家),插班进入东城区地坛小学三年级。虽然她会三种语言,但中文最差。也许是因为有学外语的经验,她很快找到了学汉语的方法。上课尽量把老师讲的内容背在脑子里,回到家里,模仿着老师的语音、语调,一边复述课上的内容,一边在黑板上练习书写,效果非常好。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如果不经常使用,很快就会忘记。为了巩固两门外语,一有空儿她就看电影光盘。我们给她报了公共英语一级教程班和外教口语,系统学习朗文国际英语教程。公一班里主要是五、六年级的孩子,老师要求上课认真记笔记,回家好好复习。谭琭玥比别人小好几岁,汉语词汇量少,写字也很慢,不会写的字只能用汉语拼音标注。但是她坚持下来了,学会了独立记课堂笔记、下课复习、背诵、完成作业和预习这一整套的学习方法,并被运用于语文、数学课的学习中。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仅使她成绩优秀,而且让她爱上了上课外班,在那里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能结交许多新朋友,还能看到山外有山。四年级考过公二后,小学生公共英语考试被叫停。针对她语法较弱的这种情况,在继续学习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的同时,又给她报了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学习班,系统学习语法。最初她极为不情愿,认为课文即短又简单,不需要学。我们就让她做专项语法题,这时她才发现在考试中光凭语感经常会出错,因为毕竟没有在英语国家生活的经历,感觉往往并不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