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SAT写作] 201年6月亚洲SAT作文真题解析

[复制链接]

  Do people need to know the source of any information before they use it?

  这是今年6月的亚洲题,乍一眼觉得有点蒙,仔细思考下发觉可能更蒙,不好写。这一圈题目基本围绕这么两个话题:1. 骗人好不好,有没有必要,有什么影响 2. 你是否看穿了别人的谎言,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骗,或者我们其实可能误解了别人; 当然骗人这个字眼用的有点过激,被带上了贬义感情色彩,准确地说信息不对称。这道题目显然不直接属于第一类,因为题目让我们辨析的其实不是information本身的真伪,而是它的来源,或者说由于来源不同而可能造成的真伪和完整性缺失。其次就是其来源所造成的问题我们是否有必要在乎呢?比如我们听八卦或者听笑话的时候可能根本就无所谓信息的真伪,只要够劲爆,够eye-catching就行,听完也就过耳云烟,管他真的假的呢,连真的假的都不在乎,更何况信息的来源呢?反正能让我开心就好。但是如果information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对于我们是有重要的影响的,而我们却不知不觉中被source蒙蔽了双眼,这个时候就很有必要 纠结一下informationsource了。

  1936年的美国大选前期,著名的《文学摘要》杂志一如既往地进行了总统选举的预测。该杂志信心满满,因为前4次它都预测准确。《文学摘要》发出了1000万封问卷,收回了230万封。结果显示共和党候选人兰登将以57.1%投票率获胜。可事实是,民主党候选人,也就是当时在任的总统罗斯福以60.8%的普选优势继续当选。这场预测的失败让《文学摘要》颜面扫地。那为什么预测和真实结果会如此大相径庭呢?《文学摘要》给杂志订阅者,拥有汽车和电话的消费者以及俱乐部成员发放了它的调查问卷。而杂志的受众在大萧条时期仍然有时间看,并且是看资讯分析类杂志的,本身就是闲的蛋疼不用为生计奔波的,自然往偏向资本的共和党靠近,而能够买得起汽车和拥有电话的人都是有钱人,可能都是资方,与罗斯福支持的工人阶级本就是冤家对头,自然更多地支持共和党,最后俱乐部成员物以类聚嘛,都是有钱的主,同时保持了一致的政治倾向。《文学摘要》没有意识到总统选举预测信息的来源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从而酿成了惨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