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事实证明,外语不是靠教师教会的而是靠学生学会的。语言习得要经历从“知”到“懂”进而到“能”的过程。笔者认为,外语教学的根本原则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stimulating,motivating,activating和facilitating,最终达到enabling的目的,即达到让学生能够将外语作为工具进行交际的目的。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无论他将教材分析得多么精细、多么全面,如果不能教会学生应用英语,他的教学就失去了意义。更何况,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学生的有效学习不再单纯依赖教师和教材,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许多丰富的学习资源,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利于语言应用和人际互动等语言教学活动的设计、创作、引导、组织、调教、刺激、协助、鼓励、评价等。这些活动往往不能靠教师“主讲”而是靠“主持”,教师不能“主宰”课堂而要“主导”学生学习。 2.冲破认识误区 教师在处理课文和生词时要打破“三部曲”的模式。教师除了亲自动脑动手创新教学方法之外,还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学会自己发现难点、解决难点、分享解决难点的方法、过程和成果。要达到该目标,教师需要对课文的功能、课文教学的交际性、提问的分类及其作用、词汇学习语境化的必要性等既能透彻理解又能坚持贯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