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如何进行数学建模——由一道题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这几天,一直在想,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今天下午的钉钉直播答疑当中,张老师讲了一道题,让我想到了核心素养之一“模型思想”,他在利用“数学建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模型思想”,然后再结合今天的这道题来谈谈如何进行数学建模。2023版数学课标中指出: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 、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今天复习了运算律,我们在作业当中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拓展题:

不计算,比较下面两个积的大小。

A=202320231×202320239 B=202320232×202320238

先不说这道题的解法有几种,我们来看一下张老师是如何来讲解这道题的。

他先出示了另外一道题让学生来做:

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那么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

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钉钉直播的评论区写出自己的答案:24,或者25。究竟哪个答案对呢?张老师用列举法讲解了这道题:

因为一个长方形里面有两个长和两个宽,所以,一个长加一个宽等于10。列举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