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式与方程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定律、数量和数量关系。 2、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3、能列方程解答一些需要两步或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符号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检验的重要性,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用字每表示数量关系方程思想。 难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回顾与整理用字母表示数及方程的意义 1.回顾与整理用字母表示数。 (1)概括好处。 师:同学们都订了《小学生数学报》,你们喜欢不喜欢? 订一份《小学生数学报》的单价是0.4元,如果我们全班同学50人每人都订一份《小学生数学报》,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 如果我们全年级250人,每人都订一份《小学生数学报》,一 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 如果我们全校2023人,毎人都订一份《小学生数学报》,一共 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 如果让你继续表示几所学校,全区甚至全市的学生每人都订一份这样的报纸一共要付多少钱,你都一一这样列式吗?可以怎样很快地概括出这种关系?(板书:0.4x) x表示什么? 这里应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板书:用字母表示数)可见,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洁地表示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概括性。 (2)自主回忆。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有哪些?你能写出哪些式子是用字母表示的? 写在练习本上,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四人一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刚才这位同学所写的字母表达式实际上是用字母表示什么?(教师分别板书) 小结从同学们的整理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 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 (3)讨论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式子。 (1)刘强家上月收人a元,剩余486元,支出()元。 (2)—盘彩带长a米,做一个中国结用6米。做3个中国结用()米,还剩()米。 (3)—瓶盐水重a克,盐的质量占盐水的15%,这瓶盐水含盐()克,含水()克。 (4)一台插秧机每小时插秧x平方米,上午工作5小时,下午工作3小时。上午和下午一共插秧()平方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整理,帮助学生理清式与方程等数学知识的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同时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组织练习。 2.回顾与整理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如果要表示出全区小学生每人订一份《小学生数学报》的总价,应怎样表示? 现在我们知道,总价是2023元(板书)。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板书:0.4x=2023)这个等式实际上就是什么?(方程) 自主整理方程的知识点。 师:关于方程的概念、知识点,学习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你能自己整理一下吗?可以用表格、网络图或者箭头等方式来表示。你认为哪种方式适合你,你就采用哪种方式。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内讨论。 汇报。 问:你是怎么想的?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追问: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师小结:像0.4x=2023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等式包含方程,方程属于等式,方程是一种特殊的等式。(师可以板书画集合) (4)练习。 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是方程的打√,不是方程的打×。 2x-16() 7×0.3+0.4=2.5 () x+0.75 () 10÷y=2 () 二、复习解方程 1.提出要求:你知道等式的哪些性质?举例说一说。 启发思考:你是怎样解方程的? 小结: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1)让六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2)学生评价,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3)教师提问:解方程要注意什么? 提示: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字,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另外毎题都要进行检验。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的过程和方法,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三、复习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做教材第62页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指名说说每道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以及列出了怎样的方程,每个方程是怎样解的。 2.指导学生做“练一练”第3、4、5、6题。 强调:要根据已知条件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解答这样的问题,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还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方程是描述数量关系的一种常用和有效的数学模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独特的方法价值。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