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一) 教学内容: P44例2,P45课堂活动第1题后两个小题,P47练习九第4、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书写格式。 2、能感悟多种算法,掌握口算笔算方法。 3、熟练计算。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 35+23= 38+41= 学生独立算,并说过程。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书写格式,并会用竖式计算。 2、学生根据P44例2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并完成下面的“试一试”。 三、小组讨论 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 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了竖式书写格式,并会用竖式计算。归纳起来就是: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与个位相减,十位与十位相减。竖式计算时,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六、教学检验 P45课堂活动第1题后两个小题。让学生通过摆圆片,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巩固计算方法。 七、巩固训练 P47练习九第4、5、6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一) 例2(图略) 两位数减两位数,先算个位,再算十位,个位与个位相减,十位与十位相减。 竖式计算时,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