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连加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72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连加计算方法的全过程,掌握100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连加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黑板上出示:3+8+6= 10+5+2=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口述出计算的过程。 师:这些题是我们在一年级上期时就已经学过的20以内的连加,今天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用上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的知识学习新的连加计算。 板书课题:连加计算。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5。 出示例5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这幅图能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图后回答:图中告诉我们少先队分成了三队,第1队有13人,第2队有10人,第3队有12人。 师:根据这个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3个小队一共有多少队员? 师:根据你前面的学习经验,我们该怎么列式解答? 要求学生列出算式:13+10+12。师板书:13+10+12= 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说出: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师:再比较一下13+10+12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3+0+2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3+0+2是10以内的连加,13+10+12是100以内的连加。 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 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主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 ①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10+10+10=303+0+2=530+5=35 ②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13+10=23 23+12=35 ③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10+12=22 22+13=35 学生汇报后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板书。主要引导学生列出竖式: 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师则作如下的引导: 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 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师小结:在计算连加的算式时,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法来算。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已经会做连加的计算方法了,下面让我们来练习一下: 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课堂活动1、2题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