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8、7 教材第5~8页的内容。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初步掌握十几减8、7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2.理解“破十法”。 投影片,3捆小棒,口算卡片。 口算。 11-8=9+7=7+6= 11-3=8+7=9+4= 16-7=7+7=3+9= 1.出示主题图。 (1)看懂图意,并能说出来。(一共有15把小号,拿走8把,还剩多少把)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这样列式?(用减法计算,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板书:15-8=(把) (2)如何计算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指名让学生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有序地把各种解法的思维过程排列出来。 在回答前学生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老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①依靠摆学具(如小棒)算出答案。 ②用“破十法”算出答案。 先用15中的10减去8,等于2,再把2和15中的另一部分5合起来,就是7,所以15-8=7。 10-8=2 2+5=7 ③“见减想加”算出答案。 因为看到减法算式,可以想到加法算式。 8+()=15,8+7=15,所以15-8=7。 ④用连减的方法算出答案。 先算出15-5=10,再从10里边减去3,10-3=7,所以15-8=7。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老师重点对“破十法”和“见减想加”做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多说说,多摆摆。 (3)大家说了这么多种方法算这道题,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使学生既理解了“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又体会了“见减想加”法的优越性。 2.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第2题。 圈一圈,算一算。 12-8=14-7=14-8=16-7=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第4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出示卡片计算。 1.比一比,赛一赛。 16-7=11-2=19-10= 15-6=12-7=13-6= 18-9=15-7=13-5= 14-5=17-8=15-8=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