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二)。(教材第25~26页)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使学生能按要求制作轴对称图形。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 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的习惯。 多媒体课件、附页1中的图形、剪刀、卡纸等。 师:上节课让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轴对称图形,你们都找到了什么样的图形。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自己注意到的轴对称图形。师适时评价、指导。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有关轴对称的有趣知识。(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承前启后的开头,使教学内容过渡自然。课堂开头部分开门见山点出课题,迅速切入新知,简单有效】 1.做一做。 师:同学们,根据要求做一做,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1主题图) 师:请大家做之前注意老师的要求。大家一要抓紧时间,尽快完成;二要注意安全,不要受伤;三要注意你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生操作,师巡视帮助、了解学情。 【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操作前进行指导,不仅仅可以教给学生操作的经验,还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更安全地完成任务,有利于突破本堂课的难点】 师:展开后是个什么图形?你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生1:上图中出示的是一张长方形纸片沿中间的虚线对折,用剪刀在对折后的纸上剪出一些图案,然后将展开后的图案和对折时的图案进行比较。 生2:观察发现,展开后的图形位于虚线两边的部分可以完全重合。 生3: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通过上面的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生:通过上面的操作告诉我们,要想得到轴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对折,对折后只需在对折的纸上做出图案,展开后即可得到轴对称图形。 2.想一想,剪一剪。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2的主题图。 师:大家先看一看,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然后利用附页1中的图4试一试。 学生操作,师巡视帮助、了解学情。 生1:上图中的两幅图均为轴对称图形,需要把这两幅图补充完整。 生2:第一幅图表示的是花瓶的一半。 生3:第二幅图表示的是短袖的一半。 生4:这就要用到对称的特点,图中的虚线为图形的对称轴。 生5:沿着虚线对折,并要把花瓶和短袖的一半都露在外面,然后用剪刀分别沿着花瓶和短袖的边线剪一剪。 生6:剪完后展开的图形是完整的一个。 师:你看到的和你想到的一样吗?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思考、交流各自体会。 3.想一想,做一做。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3的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一下第一幅图,看看有什么特点? 生1:图中的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在对折后纸上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剪一个小圆。 生2:左上角的小圆临近两条边相交的地方,右下角的小圆临近对称轴。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幅图展开后是哪一幅图? 学生思考,交流思路,指名回答。 师明确答案。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1:对称轴的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生2: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生3: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它的对称轴对折后,对称轴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生4:利用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性,要得到轴对称图形,先把纸对折,在对折后的纸上只需剪出图案,展开后,即可得到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无处不在,默默地装点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丽。 轴 对 称 (二) 对称轴的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A 类 1.你们知道吗,有许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请你先从下面的图形中挑出轴对称图形并在括号内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