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量。(教材第90~91页)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它们的具体意义。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展过程,感受寻找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养成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和灵活处理问题的意识。 重点:能运用相关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师:下面是小红的日记,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课件出示小红的日记) 2023年10月29日星期三 晴 今天是2023年10月29日,早上我从睡梦中醒来,一看表已经是19点钟了,我立刻从长2千米、宽1.6千米的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然后拿起5毫米长的牙刷刷牙,用8平方米的毛巾洗脸,太好了,我才用了10时。想起不能迟到,我赶紧端起一杯250千克的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一个100千克的面包。想到今天要买本参考书,就从抽屉里拿了7分钱,背起书包,飞奔出门,经过20秒,我就高高兴兴地到学校了。(生读完后哄堂大笑) 师:你们笑什么?小红的日记中都有哪些计量单位呢? 学生得出:时间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人民币单位等。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请修改,并说说与这些单位相关的换算。 生:…… 师: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量,并且在计量各种量的过程中,进率的运用可不能马虎啊,今天我们一起来系统地整理、复习这几年学习过的一些常见的量。(板书:常见的量) 【设计意图:复习课的核心是“整理与练习”,恰当地处理好整理与练习的关系,也是复习课应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构建量与计量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是本堂课的关键。我选用一篇源于生活而又“笑话百出”的日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开心一刻时,感受到学习计量单位的重要性,课堂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气氛,让学生不会觉得复习课是一种负担。由从日记中找出常见的量及计量单位、改日记、再从日记中整理出单位的换算,环环相扣,围绕着本课的复习重点,唤起学生的回忆,再现旧知,为本课系统复习常见的量及进率作铺垫】 1. 合作复习。 师:在这篇日记中有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货币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等。 师:你有没有好方法,可以把以前学过的计量单位进行整理?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学过的计量单位进行整理,可以用示意图表示计量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最全面。 【设计意图:以日记为线索,学生从日记中能找到许多常见的量,以这样的形式来整理“常见的量”的相关知识,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再加上小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以小组合作讨论,可以避免常规复习课的枯燥乏味】 2. 汇报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可要求学生先汇报分几类单位进行整理,再汇报每一类单位的相关知识。(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整理情况) (1)复习长度时提问:1米有多长?1分米呢?1厘米呢?用手比画一下。你能找出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米、1分米、1厘米? (2)复习面积单位时提问:谁能描绘或比画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接着教师出示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让学生认识它们的实际大小,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一找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实物,如我们的大拇指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我们的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学生讨论1平方分米里面有几个1平方厘米。 (3)让学生估一估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用什么单位最合适?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 (4)复习质量单位。 师:这里有1粒花生,估计一下有多重? 生:1克。 师:多少粒这样的花生重1千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1吨呢?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5)整理时间单位时,让学生有顺序地说出学过的时间单位。 师:你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吗?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怎样判断平年和闰年呢?今年是什么年? 3.建构知识网络。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整理后的计量单位。 对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提问,如相邻两个长度、面积等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什么特点?然后和学生一起完善知识网。 师课件出示: 长度单位:千米 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 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师:我们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些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呢? 4. 复习单位换算。 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时,有时需要把计量单位进行改写。你还记得怎样改写吗? 先小组交流再汇报。 【设计意图:复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温故而知新,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回顾知识,把知识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经历整理有关计量单位的知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实际意义,熟知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换算,从而使知识更加系统化】 师: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看到那篇日记,觉得里面的错误很可笑,我不会犯那样的错误了,因为这些单位我都懂了,我不会用错。 生2:我注意到计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生3:我能熟练地进行单位换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复习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使刚刚形成的知识网络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常 见 的 量 长度单位:千米 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时间单位:年 月日时 分 秒 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A 类 1.填空。 400厘米=()米 2吨=()千克4千米5米=( )米 4时5分=()分 300分=( )时 4天=()时 (考查知识点:各种量的换算;能力要求:理解各种量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2.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王老师每天上午7时30分到校,下午5时30分离校,中午有2时的午餐和休息时间。王老师每天在校时间为()。 A. 10时B. 8时C. 9时 (2)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都从“12”开始旋转。当分针旋转到“3”时,是()。 A. 3:00 B. 12:00 C. 12:15 (3)2023年与2023年第一季度的天数相比,()。 A. 2023年的天数多 B.一样多 C. 2023年的天数多 (4)教室的占地面积约56()。 A. 平方米 B. 平方分米 C. 平方厘米 (5)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 A.千克 B.克 C.吨 (考查知识点:各种量的意义;能力要求:理解各种量的意义,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B 类 一艘轮船于2023年2月28日下午5时从甲港开出,3月1日上午9时到达乙港。这艘轮船一共行驶了多少时? (考查知识点:简单的经过时间;能力要求: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经过时间)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 4 2023 2023 202396 2. (1)A(2)C(3)A (4)A (5)B B 类: 16时 教材第90页“巩固与应用” 1. (1)吨(2)千克(3)克(4)时(5)秒(6)分 2. 202300 2023 43 60 3. (1)略(2)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空。 (3)2023 4. 2023千克——载重2023千克 400千克——载重2023千克 50千克——载重600千克 500千克——载重600千克 40千克——载重600千克 5. 25×20=500(千克)1吨=2023千克2023÷500=2(头) 6. D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