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田园。(教材第13、第14页的内容) 1.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件、智慧鸟图片。 1. 教师: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就会向别人提出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 2.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问学生:“你提的数学问题想请谁来回答?”(让学生合作解答所提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亲切生动的谈话、提问题的活动形式引入,通过在对话活动中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自然过渡到本课学习的课题,为全课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并且在学生提问题的过程中随意地请好朋友来回答自己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参与的意识,促进了合作与交流。】 1.主动探索新知。 师: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叶,花儿也开了,大自然美极了!小动物们兴高采烈地来到田园游玩。瞧,他们玩得可开心了!(边说边演示主题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1:大树、小羊、小河。 生2:小鸟、鸭子。 生3:小绵羊、小山羊。 …… 师: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同桌讨论。(一人说一人记) 汇报交流:空中有11只鸟,树上有5只鸟; 岸上6只鸭子,河里8只鸭子; 岸上7只绵羊,5只山羊。 师:根据田园里小动物们的活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试着解答。 四人为一小组,提问题并解答。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那个小组就得到老师奖励的智慧鸟。 汇报交流:一小组代表提问,其他小组解答,然后提问的小组判断对错。(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又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只要意思对就可。)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自主探求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到实处。这节课里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即时开展。这样,小组学习活动就用的恰到好处,能体现如何进一步地面向全体,达成意见上的统一,资源共享互补,这样的合作活动非常真实有效。】 2.自主练习,巩固所学。 出示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场景图。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有9只小松鼠,14只小鹿,17只小鸭。这棵大树下有7只小鹿,另一棵大树下也有7只小鹿…… 师:你能根据这些条件提出减法问题吗? 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小鹿比小松鼠多几只? (2)小松鼠比小鹿少几只? (3)小鸭比小鹿多几只? (4)小鹿比小鸭少几只? (5)小鸭比小松鼠多几只? (6)小松鼠比小鸭少几只? (7)小河里一共有17只鸭子,游走了9只,还剩几只? …… 【设计意图:在数学学习中,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比什么都重要。这一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题,再自己解决,充分相信学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体现了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 教师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若干个进行板演。 师:你喜欢解答哪题就解答那题,你也可以自己提个问题进行解答。 教师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 【设计意图:在这个开放性的活动设计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并且喜欢哪题就解答那题,同时注意倾听学生的各种信息,随时捕捉交流中学生的数学语言,并善于组织这些信息,使之成为教与学的内容,让学生的发现和再创造成为他们的“现实财富”。从设计上可以看出,尊重学生有个性的思维方式,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用哪种方法思考都及时给予肯定。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策略的机会,真正实现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1.今天,哪位同学得到了“智慧鸟”,请你把它高高地举起来。这么棒,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得到了奖品。观察这些美丽的“智慧鸟”,你能不能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从颜色、大小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2.观察其中一个组的人数。提问: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设计意图:这一开放性活动设计不仅把学到的知识融入游戏中,而且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因为,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性学习方式,这种探索性的基本形式是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 1.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边说边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本课小结一改过去“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的提问方式,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并进一步体现了本课“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真正意义。】 解 决 问 题 岸上7只绵羊,5只山羊,一共有几只羊?7+5=12(只) 小鹿比小松鼠多几只?14-9=5(只) A类 妈妈带15元去超市,给我买了一个8元的文具盒,妈妈还剩多少元? (考查知识点: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力要求:学生能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B类 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或是好朋友提个数学问题。 (考查知识点: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力要求: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5-8=7(元) B类:略 教材习题 第14页“练一练” 1.(1)9只小松鼠14只小鹿17只小鸭 (2)14-9=5(只) (3)小鸭比小松鼠多多少只?或小松鼠比小鸭少多少只?17-9=8(只) (4)略 2. 12-3=9(支)11-4=7(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