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松果。(教材第51、第52页的内容) 1.结合对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重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法,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件、口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进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学习作好铺垫。】 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演示:第51页的采松果情境图。 师: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3: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25+4。 师: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5+4=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 生:先摆出2捆零5根,又摆出4根,把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捆零9根就是29根,所以25+4=29。 师: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算?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25里面有2个十,5个一,再加上4个一就是9个一。2个十与9个一合起来就是29,所以25+4=29。 生2:把25分成20和5,先算5+4=9,再算20+9=29。 生3:只把个位上的5和4相加,十位上的2不变。 生4: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5个珠子,十位上拨2个珠子,是25;然后在个位上再拨4个珠子,这样个位上就是9个珠子了,所以25+4=29。 …… 结合第二名同学的发言,教师可板书: 【设计意图:先交流摆小棒的方法,再讨论怎样口算,一方面使学生经历由动手操作到“摆”算的方法;另一方面为学习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打基础。】 3.解决25-4。 师:现在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请学生列出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5-4= 师:现在请各小组用小棒摆一摆或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 生:先摆出2捆零5根,再从5根里拿走4根,还剩1根。2捆零1根就是21根,所以25-4=21。 师: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算?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25里面有2个十,5个一,5个一减去4个一就是1个一。2个十与1个一合起来就是21,所以25-4=21。 生2:把25分成20和5,先算5-4=1,再算20+1=21。 生3:只把个位上的5和4相减,十位上的2不变。 生4: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5个珠子,十位上拨2个珠子,合起来是25个珠子,再从个位上去掉4个珠子,这样计数器上就是21个珠子了。 …… 结合第二名同学的发言,教师可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学会了。 1. (第52页“练一练”第4题)下面看谁计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83+6和88-5这两道题的。 2. 师:第5题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完成得又对又快。 让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说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如42+3。 生1:42里面有4个十,2个一,再加上3个一就是5个一。4个十加5个一就是45,所以42+3=45。 生2:把42分成40和2,先算2+3=5,再算40+5=45。 生3:只把个位上的2和3相加,十位上的4不变。 生4:我算出42+3=45,也就知道了3+42=45。因为它们两个加数分别相同,所以算出第一行,也就知道了第二行的得数。 师:说得太好了。请同学们再试着写出两组这样的算式。 3. 师:看第3题的图,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原来有19个草莓,吃了9个。 师:请你结合第3题的问题,在书上列式计算。 4. 师:看第1题,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请同学们自己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两位数加一位数最终目标是用口算,给学生练习口算的机会。在已有笔算经验的基础上归纳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巩固计算方法,提高归纳能力。】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十位不变。 生2:我学会了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相减,十位不变。 生3:我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生4:我还知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等于这个一位数加这个两位数。 ……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是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不退位的两位数减一位数。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A类 填一填。 89-()=2023-()=2023-()=2023-()=34 (考查知识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能力要求:学生能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B类 下面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数? (1)10+30()(2)20+()25(3)25+()=25-() (考查知识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能力要求:学生能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2023 B类1)0~39(2)0~4(3)00 教材习题 第52页“练一练” 1.(答案不唯一) 学生比老师多多少名? 34-3=31(名) 2. 202372 3. 19-9=10(个)25-2=23(米) 4. 2023202320232023 5. 20232023+5=463+23=26 2023475+41=2023+3=26(算式答案不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