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教材第36~38页的内容。 1.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钉子板,实物投影仪,学具袋(平面图形各1个)。 1.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度,并标在图上。 2.用三角板量一量,哪些角是直角。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出示情境: 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请说一说。 生1: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2:铺地用的方砖的面是正方形的。 生3:课桌的面是长方形的。 …… 2.探索长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拿几张长方形的纸,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并演示出自己的探索过程。 生1:长方形有四条边,而且对边相等,我是通过测量发现的。 生2:我通过对折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生3:我用三角板测量,发现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4:我把长方形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这样四个角就叠在一起了,用三角板量一次,就可以知道四个角都是直角。 3.认识长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 你身边哪个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指出它的长和宽。两人一组,互相交流。 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指出它的长和宽。 4.探索正方形的特征。 动手操作:从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演示汇报:自己是怎样剪的。 你发现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生1:用直尺测量,发现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生2:沿正方形的对角线对折,测量一次,可以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5.认识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指出它的边长。两人一组交流。 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正方形。指出它的边长。 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你认为长方形对边相等和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有没有关系?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1.教材第37页“想想做做”第1题和第2题。 学生两人或四人一组完成练习,再利用实物投影演示。 2.教材第38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动手操作,集体汇报。 通过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教材第38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4.教材第38页“想想做做”第5题。 分小组完成,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5.教材第38页“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猜一猜,小兔子的后面可能藏的是什么图形。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第1题:略第2题:第1个和第3个三角形尺能拼成一个长方形,第1个和第4个三角尺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2. 略 3. 423 4.略 5.略 思维训练 长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材先让学生在教室或类似的生活场景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再引导学生通过将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然后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比较,体会相互间的联系,揭示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 教材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认识长方形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中体会长方形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