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材第11~12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第1、第8、第9题。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相互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课件。 500×3=8×80=6×700= 学生做题,做完说计算过程。 师讲解:这三道题是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只需将一位数与整十或整百数的十位或百位相乘,再在乘得的积后面添一个或者两个0即可。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时候?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这节课。(板书课题) 1.出示教材第11页例5。 请同学们描述这幅图,说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5图) 学生描述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师: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一共有多少只? 你认为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 分析题意,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个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3。 (学生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生1:12+12+12=36 生2:3个10是30,3个2是6,合起来就是36。 师:同学们,这两种算法都是以前咱们学习过的。今天,我们学习用竖式计算乘法。 板演:一般这样写: 然后再乘一遍进行验算。 2.试一试。 这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大家能不能计算3×312呢? 学生独立做题,然后集体订正。 13×3=213×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同学们,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了吗? 1.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全体学生写在教材上,集体讲评。 2.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3.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4.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4题。 两人一组讨论,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说乘的顺序略20232023 2. 2023202348 3. 12×4=48(瓶) 4. 342×2=684(尾) 5. 202320232023 教材习题 练习二 1. 202320232023 8. 202320232023202399 9. 202320232023202386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2×3=36(只) 可以用竖式计算。 一般这样写: 答:一共有36只。 书写竖式时,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例5教学不进位的乘法,让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学生已经有了估算的意识,教学时,可先让学生估算,然后让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试做,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最后在全班汇报各小组的代表性算法,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课标》精神,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发挥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创设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索的情境和空间成为本节课的突破口,老师应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做一做、比一比、找一找、算一算等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