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一课 时 教学内容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4、第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几天是晴天,几天是阴天,几天是多云吗?要想准确地了解这些信息,就离不开统计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新知识——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激发学习的兴趣。轻松的谈话,有趣的情境,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身心放松,全情投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下面是某位同学对北京2023年8月的天气情况所做的记录,先看看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例1) 生1: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这五种情况。 生2:但是不容易看出每种天气情况各有多少天? 师:是啊。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清楚地表示出每种天气数量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展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我经过分类整理数据,用统计表表示出来了: 天气 晴 阴 多云 阵雨 雷阵雨 天数 9 6 9 5 2 生2:我是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先把这5种天气情况都写出来,然后逐一去数一数,哪种天气增加一天,我就在那画一个○,就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与画图表示的方法很类似,就是不再画○,而是用一个一个的小格表示出来。 教师边演示制作条形统计图,边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首先画一条横轴,表示天气,在横轴上间隔同样的距离,分出宽度相同的5份表示这5种天气情况;然后在左侧画一条纵轴,表示天数,在纵轴上我们要等分好小格,每1个小格我们说是1个单元格,表示一天;最后把这些横竖线画成小格。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开始画条形统计图的直条了,哪种天气增加一天就在相应的直条那涂色1格,这样哪个直条比较长就说明那种天气比较多。 师:你觉得画图表示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方法更清楚?为什么? 生:条形统计图表示得更清楚。因为条形统计图上的单元格大小一致,又标着数据,这样就很直观地看出谁多谁少了。 师: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1:统计表中显示的是数据,我们需要比较数据的大小才能知道谁多谁少。 生2:条形图更直观,一看直条的长短就知道谁多谁少了。 ……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认为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课后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调查整理,自己制作统计表、统计图,看看从中可以发现些什么?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学习引向课外,让学生参加实践,发挥主动兴趣调查收集数据,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将课内外联系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综合能力】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用统计表记录你班里同学在哪个季节过生日,然后完成下面各题。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共有几名? (3)如果你们班里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考查知识点:条形统计图;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类 育红小学四个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数情况如下: 音乐小组:15人。 数学小组:12人。 美术小组:10人。 航模小组:7人。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活动小组 数学小组 美术小组 航模小组 音乐小组 人数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条形图表示出来吗? (考查知识点:条形统计图;能力要求:能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略 B类 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95页“做一做” 略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显示数据 条形图:直观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