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面积的练习(二)。(教材第93~94页)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使其熟练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题。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二教学实施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4页第7题。 提问: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怎样求底?(学生口答方法)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记三角形的面积要先乘2,再除以高,才能得到三角形的底。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3页第4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板演) 请学生叙述解题思路:求种这片草坪需要多少钱,首先要求出这片草坪的面积,再用每平方米草坪的价格乘面积。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3页第5题。(思路与第4题相同,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4页第8题。 学生先讨论:在图中你能找出几个三角形?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再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道理,画出其他三角形。 小结: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基本条件是等底等高,应用这个知识我们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4页第9*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思路,再解答。 请学生板演计算过程,并说出解题思路。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高,可以分别求出它们的底,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长。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6.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4页第10*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分小组讨论后解答,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A点是其中一个三角形底边的中点。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就是这个三角形面积的一半,也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1/4)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表。 底/cm 6.8 2.5 0.8 4 高/cm 5 4 2.5 三角形面积/cm23.2 10 3.6 2.王老师到玻璃店配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玻璃。这块玻璃有两条边相等,都是40厘米。如果每平方米的玻璃售价60元,配这块玻璃至少要用多少元? 3.有一块长9米,宽2.7米的长方形布料。用它制作医用三角巾(如图), 可以做多少块? 4.下面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6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5.请你准备一张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纸,从一边的中点到邻边的中点画一条线段,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你知道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吗?剪完后算一算。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底/cm 6.8 2.5 0.8 8 4 高/cm 5 4 8 2.5 1.8 三角形面积/cm2 17 5 3.2 10 3.6 2. 40×40÷2=800(平方厘米)800平方厘米=0.08平方米60×0.08=4.8(元) 3. 9×2.7÷(0.9×0.9)÷2=60(块) 4. 66÷6-8=3(厘米)6×3÷2=9(平方厘米) 5.4×4=16(平方厘米)4÷2=2(厘米)2×2÷2=2(平方厘米) 16-2=14(平方厘米) 教材习题 练习二十 1. 9×7.8÷2=35.1(dm2) 2. 6cm21.8dm23.5m2 3. 分析:先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再分别量出它们的底和高,然后按照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它们的面积。 4. 分析:先求出三角形空地的面积,再用“总价=单价×草坪面积”求出种草坪的钱数。 12×(9.5×16÷2)=912(元) 5. 分析:先求出三角形玻璃的面积,再用“总价=单价×玻璃面积”求出买玻璃的钱数。 1 2.5×7.8÷2=48.75(dm2)48.75dm2=0.2023m268×0.2023=33.15(元) 6. 2023.2023060.20232023.8 7. 176×2÷22=16(m) 8. 分析:因为两个三角形同底等高,所以面积相等。根据同底等高面积相等的原理,从上面的虚线上找一点和底的两端连成三角形就是和现有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9*. 分析:已知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可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每条边的长,然后就可以求出周长。 270×2÷22.5=24(m)270×2÷18=30(m)(24+30)×2=108(m) 10*.分析:平行四边形两相对角之间的连线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和这个三角形的顶点相连,根据同底等高面积相等的原理,就是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所以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是48÷4=12(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