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6、7的加减法的应用 教材第46、第4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图上的扩线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地列式计算。 2.进一步提高计算6、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会正确地口述题意及列式计算。 教具学具 课件(或动态显示的投影),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口算。 2+5=7-4=1+6=6-5=2+4=5-2= 3+4= 7-5= 7-3= 0+7= 6-2= 7-7= 2.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 引导学生说出:①有3个△,有4个○,△和○一共有多少个?列式是3+4=7。②△和○一共有7个,去掉3个△,还剩下几个○,列式是7-3=4。还可以怎样说? 二 探究新知 1.学习加法应用题。 (1)课件或投影出示小兔子采蘑菇图,老师边出示边用生动的语言说:4只小兔子在采蘑菇(先出示4只小兔子),又来了2只小兔子(再出示另外2只小兔子)。 (2)启发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很多问题,最后老师抽出“求一共有几只小兔子?”这个问题) (3)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说图意。“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子,又来了2只小兔子,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子,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扩线。(在两部分小兔子下面出示扩线,在括号下面写上“?”,认识扩线和问号,理解它们的意思) 提问:扩线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同时用手势表示)“?”表示什么?(表示多少或几)“”表示什么?(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只) (4)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叙述题意。 (5)学写算式。 老师引导:原来有4只小兔子,用几来表示?板书:4。又来了2只小兔子,用几表示呢?板书:2。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兔子,用什么方法算?板书:4+2=。说明:像这样的题,计算出得数后要写上单位名称,所以在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只”,并用括号括起来。板书:4+2=(只)。 让学生自己填空。 集体交流:让学生谈谈算式,说说算式中的4、2、6各表示什么。 2.学习减法应用题。 (1)先出示有7只青蛙的图,让学生数数,再在图下出示扩线和“7只”,表示一共有7只青蛙,板书:7。然后动态显示跳进水里2只。在剩下的青蛙处出示“?只”。 (2)引导学生用三句话完整地说说图的意思。(原来有7只青蛙,跳进水里2只,还剩几只?) (3)引导学生写出算式并计算:7○- =(只),做完后说说各数表示什么及算式7○- =(只)的意思。 三 课堂设计说明 1.教材第46页“做一做”。 (1)仔细观察图,说说有关数学方面的图意。(可同桌互说) (2)集体交流,提问“”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左边和右边一共有几只企鹅) 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说图意) (3)自己填空,老师巡视指导。 2.教材第47页“做一做”。 学生先自己看图说图意,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最后老师组织交流,集体订正。 3.练习十的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看图,然后逐题说图意,列式计算,老师巡视指导。 最后针对易错题重点指导。 4.练习十的第3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交流时重点说图意和解题方法。 5.练习十的第4题。 学生先自己看图说图意,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图中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 6.练习十的第6题。 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交流。 四 思维训练 1.2. ()○()=9(根)()○()=(本)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252+5=7 2. 646-4=2 3. 333+3=2023-3=4 4.略 5. 6-4=22+5=7 6. 7-4=36-2=42+5=73+2=5 思维训练 1. 4+3=7 2. 6-2=4 教材习题 练习十 2. 20232023 5. 1+5=67-6=14+2=63+3=65-1=42+5=74+3=76-6=0 2+2=47+0=7 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应用 4+2=6(只) 7○-2=5(只)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集中安排了用6、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在这里出现了扩线“”和问号“?”,并用扩线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教材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内容,它是一种用情景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设计说明 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最好是用多媒体将插图制作成动画片),让学生正确理解画面内容所表达的意思。配合学生的观察,老师向学生讲明扩线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老师只就扩线和问号的意义作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