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6、7的认识 教材第39~41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地读、写6和7。掌握7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学会数的分与合。 2.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心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6、7,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 6、7的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 1.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2.复习数的组成。 二 探究新知 1.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6、7的主题图。 (2)请同学们自由看,自由说。 (3)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说。 图上有些什么? 数一数有多少人,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 (4)集体交流。 ①图上有多少个同学?(学生边数,老师边在图下出示6名同学的头像,再数,数一个,下面相对出示一个点子。一共有6名同学,相对出示6个点子) ②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方法同上,老师和同学一共有7人) ③图上的桌子和椅子各是多少?同桌指着一个一个地数。 (5)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6张学生课桌,7把椅子,都可以用数6和7来表示。出示卡片6和7让学生认。 板书:6、7 (6)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个数可以用6和7来表示,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办法摆一摆,找一找,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也可以用6根小棒和7根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让同桌看看,数数。 (7)学生动手操作,可以用手指表示,可以摆圆片或三角形,可以摆数字卡片,还可以摆各种图片、苹果、桃子、花朵等。 (8)学生汇报。(6根小棒可以用6表示……) (9)小结: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都可以用6、7来表示,你能说说吗?(我们小组有6个人,有6块玻璃……) 2.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刚才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个以后,再数一个就是6个,接着再数一个就是7个。 (1)在计数器上先拨上5颗珠子,数一数,再拨1颗,再数,再拨1颗,再数。(5颗6颗7颗) (2)出现放大的断直尺图(直尺图上只标出0和7,老师手里还有些数字卡片),让同学帮这些数字找到在直尺图上的位置。其他同学按直尺图上数字的顺序摆出数字卡片。 请第二组的同学读一读。(0~7) 请第三组的同学读一读。(7~0) 同桌互相读一读。 (3)小结6、7的顺序。(6添上1是7,7在6的后面) (4)学习比较大小。 ①启发思维:刚才6添上1是7,那么6和7相比,谁大呢? 出示点子图,验证:2023 你是怎么知道6小于7的?(数的,6个点子比7个点子少,所以6小于7。想的,因为6再添上1是7,7比6多1,所以7比6大……) ②5和6比又怎样呢? 独立完成5○6,6○5,然后交流。 ③请你说出比7小的数。(0~6都可以) 请你说出比5大的数。(6、7,也可以是别的数) ④两人一组,请你当小老师,给对方出一道这样的题。 3.学习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小金鱼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投影出示教材第40页的金鱼图)老师指导学生完成。 (1)老师一读出要求,同桌就互相说出答案,并填空。 (2)同桌之间互相提问题。如从左边数第3缸有几条鱼?从右边数第5缸有几条鱼?同桌之间一个提问,一个回答。 4. 6、7的书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6、7)显示出来。 提问:你看6和7分别像什么?(6像小哨嘟嘟吹,7像镰刀手中拿) 6和7都是一笔写成的,请你看清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老师示范写或电脑显示书写过程) 然后描写6、7,最后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5.学习数的组成。 (1)教材第41页涂一涂,填一填,仔细观察第一行有几个圆圈?(6个)涂了几个?(5个)这6个圆圈就分成了几和几?(5和1)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5和1组成6,同时填6的组成。 (2)我们再接着往下涂,边涂边说。 (3)交流学习,重点指导。 (4)看到 你想到了什么?(和) (5)学习7的组成。 先让学生拿出7个木块,把它们分成两堆,看看有几种分法,边分边说组成,然后集体交流。板书: 提问: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同桌说说,然后对应地在下边板书出来。 (6)读、记这两个数的组成。 自由读,同桌读,对口令读。(学生甲:6和1。学生乙:组成7……)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41页“做一做”的第1题。 根据6和7的组成完成此题,学生独立填写,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2.教材第41页“做一做”的第2题。 老师讲解第1幅图,图中有5个圆圈,5和2组成7,再画2个圆圈就是7个圆圈。 学生独立完成后面3幅图,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3.练习九的第1题。 4.练习九的第2题。 5.练习九的第3题。 先让学生自由地看可爱的大熊猫。 然后弄清“从左数,是从哪边数,把右边的6只熊猫圈起来,是从哪边数起。” 最后老师读题,学生完成。及时订正检查。 6.练习九的第4题。 根据6和7的组成完成此题,学生独立填写,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四 思维训练 1.填数。 2 4 2.在○里填上“”或“”。 6○76○57○34○72○67○5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2023 2. 略 3. 467 4. 202320232023576(从中任选两个即可) 5.略 6.从左到右依次填:2023202354 思维训练 1. 0 1 2 3 4 5 6 7 2. 3.2023最后一个答案不唯一,可以填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 板书设计 6、7的认识与组成 6和7的写法:书写6时,下半部分要圆,充满下半格。 书写7时,起笔在上半格上部,竖要倾斜一点儿。 6和7的组成: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6和7的认识包括数数、认识数字6和7、7以内的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写数字6和7、6和7的组成等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5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会用这几个数表示事物的个数,也体会到能用它们表示事物的位置顺序,而且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6和7的认识”要让学生体会6、7的意义,体会数学符号的价值与作用,为使学生形成数感和符号感创造条件。 课堂设计说明 教材在第39页安排了一幅主题图,这是一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为一体的生动画面。可先数出教室里面有6个人在打扫卫生,门口又走进一个打水的小朋友,从6再数到7得出一共有7人;还可以先数椅子或桌子。认数的内容,教材将人物图、点子图、数小棒和摆小棒等内容竖着对应编排,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图抽象出数,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发现6和7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教材在第40页通过计数器和直尺图以及点子图,直观地说明:5增加1是6,6再增加1是7;6比5大1,7比6大1。由此让学生直观地发现5和6、6和7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第40页不仅安排了6、7的序数意义,同时还要求学生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区分第6缸和6条、第7缸和7条),这是本节教材的难点之一。写数字6和7的编排与1~5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教材在第41页集中安排了6和7的组成,先讨论6的组成,然后学习7的组成。先让学生给圆圈涂色,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地填出6的组成。7的组成,教材是通过分正方体去体现的,教材只出示了三种分法,其余三种分法让学生去联想前面的分法从而自己得出。 典型课例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引导学生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可用指名数、齐数、拍手数等方式进行) 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3.按顺序读数)()2()4()。 【设计意图:通过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教材第39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人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一位女同学。 (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老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3)交流、汇报。 老师:图上有些什么? 学生: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 老师: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学生:图上有6张桌子,7把椅子,7个人。 老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学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有6人,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是7人;还可以先数学生,再数老师,一共7人。 老师:你又是怎样数椅子的数目的? 学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再数又搬来的1把,一共是7把。(对表现好的学习小组在黑板上粘贴小红花奖励,下同)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到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桌子的数量、学生的人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板书:6 椅子的数量、师生的总人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板书:7 2.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 (2)小组合作,分别用6或7根小棒或学具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上台展示,进一步加强认识。 (3)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使学生明确6、7的基数意义】 3.教学数序。 (1)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颗)再拨1颗是几颗珠子?学生上台操作,发现是6颗。再拨1颗是多少呢?(7颗) (2)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顺序。 老师将直尺图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提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7以内的数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学具,从感性上明确6与7的大小关系】 4.比较大小。 (1)利用学具,先摆5个圆片,在下面再摆6个圆片,然后根据直观很容易发现:5个圆片比6个圆片少,6个圆片比5个圆片多。板书:2023 (2)利用学具,先摆6个圆片,在下面再摆7个圆片,然后根据直观不难发现:6个圆片比7个圆片少,7个圆片比6个圆片多。板书:2023 5.明确6、7的序数意义。分组进行,看金鱼图,观察并回答问题,再动手填一填。 (1)先让学生找准起点,从第1缸数到第7缸,再观察第6缸里有几条金鱼。 (2)认真观察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鱼缸,再从左边数出装有6条金鱼的鱼缸是第4缸。 (3)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缸,再数一数缸里有多少条金鱼。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生动的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明确了6、7的序数意义】 三、巩固练习 1.做抢答练习。5后面的数是几?6后面的数是几?7前面的数是几? 2.结合黑板上的小红花,说一说第一小组得了几朵,哪个小组得的最多,第四朵小红花是哪个小组得的。 3.完成练习九第3题。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适当引导学生对“6只”和“7只”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练习紧跟教材教学内容,使学生巩固对6、7意义的理解】 四、指导书写 1.图片展示6、7的形象,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象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镰刀等) 2.图片展示6、7的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布局,学生观察学习。 3.老师在田字格中板书6、7。学生在教材上的田字格中描出6、7。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6、7的笔顺,帮助学生掌握6、7的写法;启发学生想象6、7像生活中的什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