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基本表性质和化简比 》教案(二)

[复制链接]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5 、46页内容及练习十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化简比。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化简比。

教学过程:

听算练习:

求比值:2:0.5 4:1 20:5 200:50

90:60 9:6 3:2 0.3:0.2

两个同学板演:写出过程。

(设计意图:加强基础训练,巩固求比值的练习,为本节课比的基本性质做铺垫。)

汇报答案时强调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新授:

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的发现:前面四个比的比值相等,后面四个比的比值相等。

板书算式: 2:0.5 = 4:1 = 20:5 = 200:50 = 4

(22) :(0.52) (2023):(510)

90:60 = 9:6 = 3:2 = 0.2:0.3 = 1.5

(2023):(2023) (310):(210)

观察第一组比,他们的比值是相等的,前项和后项有什么变化?

以前两个比和后两个比为例,找同学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师添加板书,渗透格式的书写。

让学生多说自己的发现,从①到③,从①到④,从②到④等,

然后小结规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观察第二组比,发现规律:方法同上。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定势,0除外这个关键点学生不会忘记,在这里只须问一句为什么?就可以将这个要点突破)

将上面两个规律综合小结: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出示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分数的基本性质在五年级下册刚刚学过,是教材的重要内容,约分通分都用到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记忆很深刻,故没在课前复习分数基本性质。)

(有直观的等式作媒介,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迁移,通过比值相等,观察比的前项后项的变化规律,学生很容易发现规律,并且语言的组织应该没有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也为了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这里需要学生多观察、多说,充分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教师补充板书,渗透化简比的格式规范)

理解概念,找出关键词。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做出准确判断:

① 8:10 =(8+10):10+10 = 18:20 ( )

② 12:16=(126):(16 4)= 2:4 ( )

③ 0.8:1=(0.810):(110)=8:10 ( )

④ 比的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除以3。

(设计意图:第一道题考察同乘这个关键词,这里是同加一个数,比值是变化的;第二个考察同一个数这个关键词,前项后项同时除的不是一个数,第一个除的是6,第二个除的是4,因此比值也是变化的;第三道题是正确的;第四道考察的是同乘和同除。此处的练习是为了巩固比的基本性质,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你联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那部分知识?

学生很容易想到这些内容,比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联系旧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我们刚刚学过分数、除法、比的联系,他们的性质能联系在一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人人终身学习知识网~是各类综合知识资源信息分享,提升综合素质与提高知识技能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Powered by 5wangxiao

© 2007-2021 5wangxiao.Com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