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 教学设计 -------对策问题 [教学目标]: 1.探究获胜的对策,体验对策的重要性。 2.通过做游戏,听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感受我国古人的数学思想文化,帮助学生用数学的视角观察思考身边的问题,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列举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来找出并体会田忌赢齐王的策略方法 [教学难点]: 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纸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进行两个热身小游戏 游戏一:石头剪刀布看谁能战胜老师,一起来,三局两胜制 战胜老师的请举手,你能说下制胜秘诀吗? (老师三次都是出的布)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不光想自己出什么,还要观察对手出什么,也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 [设计目的:1.熟悉三局两胜制的游戏规则。2.引导学生要想赢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在后面纸牌问题中要让对方先出。3.激发学生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当中来] 游戏二:请你快速的将1.2.3.这三个数字进行排列,要求做到不重不漏! 要想做到不重不漏就得进行有序排列! [设计目的:为后面探究田忌的所有策略做铺垫] 还想继续玩游戏吗?我们这节课就来做游戏,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一个字赢!探究获胜的方法也叫作对策,体会对策的重要性。 [设计目的:获胜的方法也就做获胜的对策,初接触对策这个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对策的含义。] 出示纸牌游戏,熟悉游戏规则。 先观察再选牌:这两组牌,如果要你选,你想选哪组?为什么? (大牌,因为是比大小,大牌更容易获胜。) 同意他的观点吗?那我们来试试。 学生大牌,老师小牌。上台比试。 谁先出?你觉得谁先出对你有利?为什么? (老师先出,老师先出我就能根据你出的牌想应对的方法。也就是做到知己知彼) 老师输了,学生赢了 老师反问:小牌就一定会输吗?小牌能战胜打牌吗? [设计目的:先观察再选牌,谁先出对你有利,用两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小牌能战胜大牌吗?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田忌赛马的故事做铺垫] 二.听故事,学对策 1.在我国古代就有一个以弱胜强的故事叫做《田忌赛马》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下这个故事里的对策。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听故事。(板书课题) 2.听读质疑: (1)田忌和齐王一共赛了几次?每次比几场? (2)每次比的结果怎样?分别是怎么比的? 听故事,找学生回答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用课件中的表格回顾田忌赛马的过程。 3.用问题引发学生对以弱胜强策略的思考与理解。 (1)第一次田忌是怎样和齐王对阵的?为什么输了? (2)第二次田忌又是怎样应对的呢? (3)第二次比赛中为什么能战胜齐王呢? (4)为什么要用自己最弱的下等马去对齐王最强的上等马?这场他不就输了吗? 引导学生理解: 要想获胜不能光考虑一场比赛的输赢,要全盘考虑。用最弱的马去牵制对方最强的马,以确保后面两场比赛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