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学比例的基本知识。 1、复习: 师: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出示: 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回答板书: 1/3∶1/4=12∶9 7∶45∶3 1∶5=0.8∶4 80∶2=200∶5 2、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2)3 :5 = 18 :30 学生尝试起名。 师介绍:比例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 :5 = 18 :30 内项 外项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出示:3/5=18/30 (4)已经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有兴趣吗? 师: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告诉你们,老师是运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