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听说二(5)班的同学们很聪明,老师邀请了手工小能手小明和小红和大家一起做手工。不过小明和小红有个条件,他们说只要你们能认真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就和大家一起玩,你们同意吗?好!让我们请出他们吧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看,他们已经准备好一些物体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中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数学王国的新朋友——“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板书:认识角 二、 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感受角 师:我们常用的三角板上有角吗?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 (生活动,师指导示范) 师:同学们摸一摸尖尖的地方,是什么感觉? 生:刺手。 师:同学们再摸摸角的两边是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直直的 师:再找找这张手工纸上的一个角,摸摸什么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和小红准备的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三角形尺、纸工袋、闹钟)我们把它们请下来 (二)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师:(指其中一个角问)顶点在哪? 边在哪?通常我们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用这样的符号表示这就是一个角(教师比画)。 师:观察这些角,你们能总结一下每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吗? 学生汇报,师指导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边 顶点 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