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的认识》教案 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相关知识。 2.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乐于探求知识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教学难点: 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师:对!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时间的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较长时间的单位:年、月、日。 (2) 板书课题。(年、月、日) 2. 出示有关年、月、日的小知识。 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相信同学们对年月日的知识一定不陌生。那么,你们知道年、月、日是怎么形成的吗?请看:(播放课件) 看了刚才的演示,同学们都知道了吧,年月日与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有关,地球绕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圈就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日。 二、分层探索,研究年历 1.认识年历。 (1)猜谜,引出年历。 师:关于年月日的奥秘还有很多,你们想知道吗?要想知道年月日的奥秘,我们需要借助一个好朋友来帮忙,是什么呢?快来猜猜看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是什么? 你们见过年历吗?哪里有年历? (2)指导学生认识年历。 师:年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外可见,小小的年历中隐藏着许多有关年月日的知识:醒目的大字,表示的是这张年历的年份;年份下面的每一小块,表示的是这一年中的每一个月;每个月中,记载着这个月的每一天。 (3)年历活动。 教师指其中的一日问:这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这一天是星期几呢?它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后一天呢? 6月的第一天是几月几日?在哪里呢?它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 7月的最后一天是几月几日?它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