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经历拼一拼、移一移等操作活动,探索、归纳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能力,积累活动经验。 3.渗透模型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理解两条线段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义。 教学资源: 小棒、多煤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研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课件)主题图。小明上学,你猜他会走哪条路?这条路与其他两条路相比有什么特点?(中间这条路直直的,是一条线段,上面哪条路是两条线段组成的,下面这条路是一条曲线。)小明为什么走中间这条路?(这条路最短)课件演示:三条连线比较长短(师: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2.实物展台上放三根小棒: ,现在这样围成三角形了吗?谁来围一围?刚才没围成三角形,现在就围成了,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3.如果从三根小棒中拿走一根,剩下的两根能围成三角形吗?能想办法变成三小棒吗?(把一根小棒剪成两段,变成三根小棒)把两根小棒变成三根,就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边的关系。板书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二、操作演示,观察发现。 1.(课件出示四根小棒)有四根小棒6、5、3、2(单位:厘米) 2.任意取三根摆一摆三角形,会有几种情况?(课件:①6、5、3;②6、5、2;③6、3、2;④5、3、2。 3.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并填写好学习单,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 4.组织全班交流:学生边说,老师边课演示。 第一种情况:6+5>3,6+3>5,5+3>6; 第二种情况:6+5>2,6+2>5,5+2>6; 第三种情况:6+3>2,6+2>3,3+2<6; 第四种情况;5+3>2,5+2>3,3+2<5 5.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cm)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