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绘制以一当五(以一当多)的统计图的必要性,会绘制不足一格来表示统计结果的统计图能,将收集、整理的有关数据用统计图表示,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提出和解决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有关数据和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初步的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以一当五的必要性,并会用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提出和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碰到要表示的数量不能用整格表示时,会用不足一格来表示。 三、教学准备 课件、坐标纸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放暑假时,学校开展了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同学们利用废旧物品做了许多小制作,开学后,同学们纷纷交来了自己的作品,老师对大家上交作品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记录了各种小制作的件数。 1.认真观察这张表,调查了几类小制作? 2.每类中有几个“正”字,表示的是几? 3.师:你能把老师调查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吗? 四(2)班小制作件数统计表 (1)谁来说说这张统计表统计的是什么内容? (2)师:你们能不能根据这张统计表绘制成统计图?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亲切感。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探究新知 1.师:大家认真观察这张统计图都有什么?与以前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一个格表示5个单位。 2.师:想一想:这幅图为什么用一格表示5个单位?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与以前学过的统计图的不同之处——此图中一个方格表示5个单位。鼓励学生结合统计表中的具体数据,自主探索,通过讨论认识到:用一个方格表示5个单位比较方便。且用一个方格表示多少,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的。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完成这张统计图就不成问题了。 3.师:在统计图中,“编织”一项应怎样表示? 4.你是怎样绘制的? 5.以下几项请大家自己动手画出来,你们会吗?(独立完成,做得快的同学看看同桌的同学是怎样做的?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设计意图】课堂上生生间的交流学习是最有益的同伴互助,课堂上学生可以最快捷的找到自己的问题,获取最直接的、最一手的帮助。 6.指名汇报。(生口述,师课件演示。) 7.认真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1)全班共有( )件小制作。 (2)( )类的小制作最多。 (3) 布贴类比编织类多( )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