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中,除了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设计、实施学习活动本身,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方向、学习态度、学习动力都会有很大影响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即时的评价反馈,包括我们的引导性语言。 例1:一节二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课上 课上,小组分别展示解决租车问题的研究成果,第一组、二组、三组分别展示了1种、2种、4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第四个组展示了2种解决方法,组长介绍完,问组员还有什么补充吗?其中一个组员高高把手举起:有,其实还有别的方法。 师:嗯,是的。请回去。 可否: 1.请你说说其他的计算方法吧。 2.这些方法是什么时候想到的?(是刚才组内活动?还是听完其他组汇报之后?) 3.你可真的会学习,我们经常能从同伴和其他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边倾听边思考,就会有收获。 例2:一节六年级数学《求百分率》课上 学生分小组比较哪家绿化公司可以在公园建设中竞标成功,前三个组都通过成活率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这时,最后一组比较了死亡率。 师:对他们组的学习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他们计算的角度很新颖,我们计算的是成活率,他们计算的是死亡率。 师点头后,没有再做任何回应,直接进行到下一个学习环节。 可否: 1.计算死亡率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指向解决的问题本身) 2.解决一个问题,时常会有不同的思考角度,只要方法得当、能解决最终的问题,都是可以的。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遇到问题时,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另外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启发,今后在遇到他人解决问题思路、方法不同时,不要急于否定,先听先想,再下结论。 例3:一节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复习课上 一个孩子表达完小组学习结果,其他组评价后,这个孩子进行了反思:自己得了几个B,是自己表达虽然清楚,但有重复、不够简洁。说要不断改进。 师:他进行了反思,还是自我反思。 可否:你能够根据评价表主动反思,很好。会反思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凡有进步、有成就的人身上,一般都有这种可贵的品质,只有不断得自我反思,才能不断得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