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主 题:《一起来分类》 课 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数学思考的经验。 (2)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从多个情景中反复体会数学运算的过程。 (3)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教材分析 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一起来分类》是《分类》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让学生在整理书本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学习第一课时《整理房间》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分类的基本方法:自定标准进行分类。第二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整理房间》的学习,在观察、比较、交流的活动中,已经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到了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这一课的教学可以在具体的分类中让学生以事物间所存在的几个相同的属性为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体验由于标准的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3.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整理事物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 1.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能自己选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