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数数 设计说明 数100以内的数,是学生在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在数数方面会陷入许多误区,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上述考虑,在进行教学时,突出了下面两个方面: 1.突出学具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的学生,主要依靠形象思维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法,理解数的意义,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通过一根一根地数,一捆一捆地数,不仅解决了数拐弯数的问题,还帮助学生认识到计数单位“十”的重要性。 2.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提出启发引导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操作,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深入理解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 师用课件呈现学生数出的1~20各数。 师:今天数家庭里又来了几位新朋友,你们认识吗?(呈现小于100且大于20的数) 学生齐声读出这些数。 师:看来大家对这些数都比较熟悉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数的数法,唤起学生对数数的记忆,同时读出100以内的更多的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操作探究,认识100以内的数 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出示教材33页百羊图) 师: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学生尝试说出羊的数量。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数数时,它能帮上我们的大忙呢! 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羊):我圈出来的是10只羊,现在你能数出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10只10只地圈一圈、数一数。 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相比,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感受,培养学生的数感。 2.学习数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师:请大家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摆完后要让别人一下子就能看出是21根小棒。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的摆法提问:你能看出是21根小棒吗?请了谁来帮忙? 生:能,请了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就很快地看出一共有21根小棒。 师: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几名学生回答) 3.学习拐弯数的数法。 师:现在我们在21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数。 指导学生数数。 当数到拐弯数时,让学生停下来并追问:29添1是多少?并将新数的10根捆成一捆,再让学生说说3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以此类推,39再添1是多少?4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49、59、69……99的后面一个数分别是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