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演一演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动口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每次测量时,都要先估计,再测量,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设计思路: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这也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教师从旁引导,走出关键的一步,其余交由学生尝试完成。 教学策略: 本课时的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学会正确测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自学,然后,分组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单位化聚也是本课时的难点,先让学生完成练习,再讨论单位化聚的规律,突破了这个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2、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资源: 两人一把米尺,直尺、借书卡、1元硬币、一张光碟。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老师带来了你们的两个老朋友,大家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出示米和厘米并贴在黑板上。问:这两个老朋友能帮助我们做什么?这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两兄弟,米和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你能用手比画出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学生比画) 同学们还想认识多几个长度单位朋友,帮助我们测量物体长度吗?下面来进行一个小组比赛,在比赛中认识长度单位朋友。 设计思路: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一、活动一:估一估、量一量。 (要求:合作把结果填在表格中,同时不影响其它小组的思考,最后小组评比出优秀成员) 1、我们还学过了用尺子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同学们还记得测量的方法吗?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谁能准确地测量出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不过老师有个小要求:就是在测量每条线段之前,先来估计线段的长度写在()里,再用尺子进行测量,看你的估计和实际测量是否接近。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活动:测量线段。 3、汇报发现(出现不够整厘米数怎么办?) 导入:第三条线段比2厘米多出了5个小格,但是又不够3厘米,我们写2厘米或3厘米都不太准确,有办法解决吗?(用毫米表示) 板书:毫米mm 4、揭示长度单位:毫米 同学知道得真多!你能汇报你的发现吗?(由学生说出:当 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量得更精确,我们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如果学生不能说出,由老师引导)。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活动二:找毫米 1、感知毫米 1m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厘米=10毫米 小结:量比较短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我们需要用到毫米,直尺上任意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由于毫米非常短,你能借助铅笔进行比画,在尺子上找出1mm有多长,告诉你的同桌吗? 3、请找出3mm的长度与同桌互相判断找对了没有。再找5mm,8mm呢?你能找出10mm的长度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板书:1厘米=10毫米 1m=10mm 4、1厘米等于10毫米,那么2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3厘米? 5、动手测量,再次感受毫米的长度。 请每组的组长从学具盒中迅速地拿出(借书卡、1元硬币、光碟盒等)放在桌面上,组织本组同学先估一估每种物品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再进行测量。 设计思路: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测量能力,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 名称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三、活动三:找分米 1、引入:除了米和厘米外,我们今天又学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量比较短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我们需要用到毫米,那如果要测量书桌面的长,我们选择毫米做单位,大家认为合适吗?有更好的选择吗? 测量稍长的物体时,我们用分米做单位会比较方便。 板书:分米dm 1、1d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mm 2、用手比画出1分米大概有多长。 3、1分米=10厘米,即10厘米就是1分米,你能找出1米有多少分米吗?请四人小组在米尺上找一找。 4、介绍1柞和中指尖到手臂肘窝的长度。 5、闭眼回想四个长度单位有多长,再听老师口令比画它们的长度。 四、活动四:说一说、排一排、选一选。 1、说一说:我们一共有几个长度单位朋友了? 2、排一排:请四个学生扮演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几兄弟,让学生把他们从大到小排一排。 3、选一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长约2()课桌宽约4() 一栋楼房高24()数学书厚约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长约20()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五、活动五:说一说,评一评 1、你有哪些收获? 2、你觉得本节课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为什么? 2、估一估,量一量。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名称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3、选一选: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练习本长约2()课桌宽约4() 一栋楼房高24()数学书厚约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长约20()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