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趣引入,揭示体积的概念。(6分钟) | 1.播放视频:乌鸦喝水。 2.引导学生说出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并尝试解释乌鸦喝到水的道理。 3.指导学生操作教材27页的实验,交流发现。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室里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教师的手机,想一想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 5.引导学生概括体积的概念。 | 1.观看视频。 2.通过观看视频,汇报:乌鸦把石子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揭示道理:因为石子占了水的一部分空间,把水“挤”上去了,所以乌鸦才能喝到水。 3.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分组进行实验,实验后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一部分空间,所以就装不下第一个杯子里的水了。 4.先观察、比较,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电视机的体积最大,影碟机的体积第二大,手机的体积最小,因为它们的大小差距比较明显,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5.根据上述操作,结合教材,概括体积的概念: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 1.想一想。 (1)1米、1分米、1厘米,这些是什么计量单位? (2)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些是什么计量单位? |
二、引出并认识体积单位。(20分钟) | 1.出示两个长方体纸盒,引导学生猜想哪个长方体纸盒的体积大。 2.组织学生讨论: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3.组织学生自学教材28页内容。 自学提示: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从学具中找到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模型。 (3)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 1.先观察这两个长方体纸盒,然后猜一猜这两个长方体纸盒的体积可能是多少,全班交流答案。 2.小组交流明确:必须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计量。 3.(1)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2)找到模型,体会它们的体积大小。 (3)举例: 1个手指尖的体积近似于1 cm3,1个计算机键盘按钮的体积近似于1 cm3,1个粉笔盒的体积近似于1 dm3…… | 2.判断。 (1)一台家用冰箱的体积是500立方米。() (2)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3)一条线段长12平方米。() (4)一个墨水瓶的体积是140平方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