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 1.复习引入。 课件出示长方体,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2.要求学生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引导学生想象: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 4.引入新课。 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正方体的特征。(板书课题:正方体的认识) | 1.观察课件出示的长方体,根据已学知识回答长方体的特征。 2.先分别找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然后汇报。 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想到: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了,那么每个面的大小也就一样了,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1.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面,它们一般都是()形,也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面积分别()。 (3)长方体的12条棱,每()条棱为一组,12条棱可以分成()组。 |
二、运用旧知识的迁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15分钟) |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的。 2.组织学生根据正方体模型,尝试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3.引导学生对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 | 1.先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从面、棱和顶点三个方面来汇报长方体的特征。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从面、棱和顶点三个方面观察、讨论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3.在小组内选一个代表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总结并汇报。 面:6个(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棱:12条,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顶点:8个。 | 2.填空。 (1)正方体是由()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有()条棱,它们的长度都(),正方体有()个顶点。 (2)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它的棱长总和是(),当a=6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
三、观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10分钟) | 1.引导学生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导学生填写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 2.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尝试用集合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 1.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从面、棱和顶点三个方面进行区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填写记录单。 2.通过讨论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动手操作,交流后展示成果。 | 3.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 cm,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2)用一根长48 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铁丝没有剩余),这个长方体的长是5 cm,宽是4 cm,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