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究新知。(20分钟) | 1.组织学生讨论例1: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怎样列式计算?结果是多少? 2.教学例2。 (1)引导学生读例2,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 (2)指导操作: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分一分,明确3÷4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3)比较:哪种分法比较简单? 3.观察1÷3=(个)和3÷4=(个)这两个算式,讨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质疑: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 5.课件出示例3。 (1)引导学生讨论:例3中“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2)求“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应怎样计算? (3)组织学生根据题意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式并计算。 (4)集体总结。 | 1.小组讨论明确: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就是把1个蛋糕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一份,列式为1÷3=(个)。 2.(1)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3÷4。 (2)操作展示。 方法一可以把每个月饼都平均分成4份,3个月饼就有12份,每人分得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 方法二可以先把3个月饼摞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 (3)比较得出,方法二比较简单。 3.总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用字母表示为a÷b=(b≠0)。 4.思考后回答: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5.(1)讨论后回答:就是求7是10的几分之几。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用除法计算。 (3)根据题意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式并计算:7÷10=,20÷10=2。 (4)集体交流,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 3.想一想,填一填。 (1)1 m的与3 m的()。 (2)把2 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m。 4.填空。 7÷13=() =()÷() ()÷24= N÷M=()(M≠0) 5.把一个面积是4 m2的圆形花坛平均分成5块,每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 6.商店运来15箱苹果,7箱橘子,11箱梨,橘子的箱数是梨的几分之几?是苹果的几分之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