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小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由于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所以本节课要求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大小的关系,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 由于学生易受整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影响,对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的学习肯定会有一定的困扰。因此,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加工与改造,让学生直接面对可能出现的错误,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在实际操作中帮助学生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掌握系统化思考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圆形纸长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激趣引入。(5分钟) 1.提出问题:班级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哪个多呢? 2.谁能说出一个小数,并和7.05比较大小? 3.整数能够比较大小,小数能够比较大小,分数也能够比较大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分数大小的比较。 1.自由回答,并比较男、女生人数的多少。 2.自由说出一个小数,并和7.05比较大小。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比一比。 ○○ ○ ○ ○ ○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1)组织学生把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都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一张正方形纸中的3份涂色,把另一张正方形纸中的1份涂色。 你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吗? (2)组织学生把两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都平均分成4份,并把其中一张圆形纸中的3份涂色,把另一张圆形纸中的1份涂色。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3)引导学生看图比较和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出示教材73页情境图二,引导学生借助图形,找一组分母相同的分数,涂一涂,比一比。 3.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1)课件出示教材73页情境图三。引导学生说出和的比较过程。 (2)同时让学生拿出2张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分别表示出和,然后进行比较。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的规律。 1.(1)独立动手操作,按要求涂色并用分数表示。 个别汇报: 第一张正方形纸中涂上3份,用分数表示是;第二张正方形纸中涂上1份,用分数表示是。 (2)个体独立完成后汇报。 (3)独立思考比较后汇报:同样大的圆形纸,第一张圆形纸被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3份涂色,第二张圆形纸被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1份涂色,第一张圆形纸中的涂色部分比第二张圆形纸中的涂色部分大,所以>。(正方形纸同理) 2.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明确涂色的部分越多,分数越大。 3.(1)独立完成后汇报:<。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折出它们的和,在全班交流,展示并说出它们表示的具体意义。明确同样大的图形,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比较的结果:>。 (3)通过观察发现: 两个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两个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 3.比一比。 ○○ ○ ○ ○ ○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在○里填上“”或“”。 ○○ ○○ 2.判断:爸爸吃了一个西瓜的,妈妈吃了这个西瓜的。爸爸和妈妈谁吃得多? 1.独立汇报答案。 2.讨论交流,个体汇报:因为>,所以爸爸吃得多。 4.拿小棒游戏。 一个同学拿了全部小棒的,另一个同学要拿得比第一个同学少,应该怎样拿?同桌两个人玩一玩。说出每个人拿出了全部的几分之几。并说出都是怎样拿的。 四、全课总结。(5分钟)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