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掌握14、15减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14、15减几的计算题。 2.经历探究14、15减几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3.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探究14、15减几的计算方法,感受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卡片复习11、12、13减几 师: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1、12、13减几的退位减法,大家会算吗? 生:会。 师:咱们来算一算。 教师手拿卡片,学生算出答案举手示意,待多数学生算出答案后,指定学生说答案,其他学生判断。 教师中间选择一张卡片:13-6=,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这道题的答案是多少? 生:7。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我是用的分十法,把13分成3和10,10-6=4,4+3=7。 生2:我是用的倒着数,把13记在心里,伸出6个,13倒回来是12、11、10、9、8、7。 生3:我是用的连续减,把6分成3和3,13-3=10,10-3=7。 生4:我是想的加法,想6加几等于13,6+(7)=13,所以13-6=7。 学生说算法,教师做相应的副板书。 师:孩子们真不错,用这么多办法计算出了13-6=7,我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自己。 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我们接着计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式计算。 2.理解图意,提问列式 师:看来大家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不错。咱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呀,在一列公共汽车上。请看,汽车到站了! 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去掉问题。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车上原有14人,下了6人。 师:对这些数学信息,你有不理解的吗? 学生摇摇头。 师:那老师想问了,“车上原有14人”怎么理解? 生:就是车上原来装了14个人。 师:那“下了6人”又怎么理解? 生:就是汽车到站后从车上下来了6人。 师:下了6人后车上的人数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 生:车上的人数变少了。 师: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车上还有多少人? 课件出示问题。 师:谁能把这道题完整的说一说? 生:车上原有14人,下了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再完整的说一遍。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算式? 生:14-6=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因为下了6人,车上就少了6人,所以要用14-6。 3.揭示课题 师:14-6=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14减几。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课探讨 1.教学例1 师:孩子们,前面我们用这些方法计算了11、12、13减几,你觉得这些方法能帮助我们计算14减几吗? 生: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都是十几减几,所以我觉得能。 师:我们就试着用这些方法来算一算14-6,开始。 学生试算,算出答案后举手示意。 师:14-6等于几呢? 生:8。 师:你的答案呢? 生:8。 师:你的呢? 生:8。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学生摇摇头。 师:14-6=8,你是怎样计算的,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说。 学生同桌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1:我是用的倒着数:把14记在心里,伸出6个,14倒回来是13、12、11、10、9、8。 生2:我是用的分十法,把14分成4和10,10-6=4,4+4=8。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要分成4和10,而不像前边那样分成3和10? 生:因为14里面有4个一和1个十,所以分成4和10,分成3和10是错的。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 生齐答:明白了。 教师引导学生把分十法的过程一起说一遍。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3:我是用的想加法,想6加几等于14,6+(8)=14,所以14-6=8。 生4:我是用的连续减,把6分成4和2,14-4=10,10-2=8。 师:你为什么要把6分成4和2,而不像前面那样分成3和3? 生:因为14的个位上是4,14-4=10,如果分成3和3的话计算起来不方便。 教师引导学生把连续减的过程一起说一遍。 生5:我是用的看十法,把14看做10,10-6=4,4+4=8。 师:你为什么要加上4呢? 生:因为把14看做10,少看了4个,所以要加上4。 学生说算法,教师做相应的板书。 师:孩子们真棒,用了这么多办法计算出14-6=8,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方法,我们用了…… 生齐答:分十法、想加法、连续减、倒着数,看十法。 师:前面我们在计算11、12、13减几的时候,也用到了…… 生齐答:分十法、想加法、连续减、倒着数。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11、12、13、14减几都可以用这些方法进行计算。 师:看来前面学习的11、12、13减几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计算14减几,这些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1:我喜欢分十法,因为分十法计算起来要方便一些。 生2:我喜欢连续减,我觉得连续减计算起来要简单一些。 师:孩子们,这些方法都能计算14减几,大家在计算的时候要灵活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完成例1下面的算一算 14-9=、14-5=、14-7= 师:孩子们,会算14减几了吗? 生:会。 师:请翻开数学书111页,指着例1下面的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计算。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师:全对的举手老师看看。真棒,掌声送给自己。 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3.教学例2 师:孩子们,解决完乘车中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到校园里去看看。红星小学有一块空地,学校决定给它披上绿荫,因此同学们响应号召,植树去了。 出示课件例2情境图,去掉问题。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有1个小朋友在浇水。 生2:有4个小朋友在种树。 生3:要植15棵树,已经植了9棵。 师:对这些数学信息,你有不理解的吗? 学生摇摇头。 师:那“要植15棵树”,你怎么理解? 生:就是要种15棵树,要栽15棵树的意思。 师:那他们完成任务了吗? 生:没有。 师: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生:还要植多少棵树? 课件出示问题。 师:谁能把这道题完整的说一说? 生:要植15棵树,已经植了9棵,还要植多少棵树? 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再完整的说一遍。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算式? 生:15-9= 师: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15减几。 教师将课题补充为14、15减几。 教师:孩子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计算11、12、13减几的这些方法,适用于计算14减几,你觉得这些方法能计算15减几吗? 生:能。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15-9,开始。 学生试算,算好举手示意。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跟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同桌交流算法,教师巡视倾听。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是用的分十法,把15分成5和10,10-9=1,1+5=6。 生2:我是用的连续减,把9成5和4,15-5=10,10-4=6。 生3:我是用的倒着数,把15记在心里,伸出9个,15倒回来是14、13、12、11、10、9、8、7、6。 生4:我是用的想加法,想9加几等于15,9+(6)=15,所以15-9=6。 生5:我是用的看十法,把15看做10,,1-9=1,1+5=6。 师:孩子们用了这多么的方法计算出15-9=6,非常好。大家看,我们在计算15减几的时候同样用到了…… 生:分十法、连续减、倒着数、想加法、看十法。 师:看来这些计算方法,在计算11、12、13、14、15减几的退位减时具有普遍适用性。会算15减几了吗? 生:会。 4.完成例2下面的算一算 师:请大家翻开数学书112页,看着例2下面的两道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15-7、15-8中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完成后举手示意。反馈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看着15-7=8,你能想到那个减法算式? 生:15-8=7。 师: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生1:被减数没有变,减数多了一个,差应该少一个,差是7。 生2:这两道题减数和差在调位置。 师:看着15-9=6,你会算哪道减法? 生齐答:15-6=9。 师:这道呢?(14-6=8) 生齐答:14-8=6。 师:减法算式之间是有联系的,找准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帮助我们又对又快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师:加法和减法之间也有联系,请看这道题。仔细看,你准备横着做,还是竖着做? 生:竖着做。 师:为什么? 生:因为竖着做加法和减法算式之间有联系。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点生日蜡烛(14、15减几的口算练习) 师:孩子们,今天是小猴的6岁生日,我们一起来为他点亮生日蜡烛,好吗? 生:好! 学生口算对1道题,就点亮一支生日蜡烛。教师随机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14、15减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1:我会算14、15减几了。 生2:我知道了可以用前面计算11、12、13减几的方法来计算14、15减几。 五、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一些生活中有关14、15减几的数学问题,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前面计算11、12、13减几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计算14、15减几,你觉得这些方法能帮助我们计算后面的16、17、18减几吗? 生:能。 师:回家自己出几道16、17、18减几的题目,用这些方法试着算一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