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41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分析: 《比例的基本性质》这节课在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为下节课教学解比例打下基础。教材首先以比例“2.4:1.6=60:40”介绍比例各项的名称,教材先呈现用“:”表示比的典型比例式,以利于学生直观看到比例的四个项中,位置在里面的是“内项”, 位置在外面的是“外项”。然后介绍分数形式的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并不会因为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并且正好形成交叉关系。再通过例1的教学,让学生在计算基础上,发现规律,揭示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安排“做一做”教学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强化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教学过程: 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4:1.6和60:40 2、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在2.4:1.6=60:40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2.4、1.6、60、40”叫这 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2.4”和“4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 两项“1.6”和“60”叫做比例的內项。如果把上面的比例写成分数 的形式,“2.4”和“40”仍然是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1.6”和“60” 仍然是比例的內项。 3、你能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1)8:6=16:1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