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按计划、有标准、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工作,下面为大家分享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等方法,认识11~20各数,理解数的顺序、大小、并学会数数。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充分感知10个一是1个十,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树立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认识个位和十位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读、会写11――20各数,掌握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难点: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 三、教学活动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意 图 一、基础训练: 3+2= 2+7= 10-9= 7-4= 8-4= 6+4= 6+3= 5+5= 9-8= 8+1= 二、新知学习: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引入 ⑴小朋友,你们成为小学生后,你们的爸爸妈妈非常关心你们的学习,小明妈妈也为他准备了许多学习用品,你看,铅笔就买了这么多。(教师拿出放有12枝铅笔的笔筒) ⑵猜一猜,有几枝? ⑶到底几枝?你有什么好办法?(数一数)怎样数? ⑷再拿出另一个放有20枝铅笔的笔筒,问:这里有几枝?肯定比12枝多,到底有几枝?(数一数) 师:一枝一枝地数,你感觉怎么样?(慢、麻烦) 2、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很快地数出12根小棒,把多余的推到一边。(生数小棒) 3、揭示课题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小棒怎样摆让别人也很快地看出是12根? 2、摆小棒,感知“十”。 ⑴动手操作、摆一摆。 ⑵同桌交流,看看别人是怎样摆的? ⑶全班交流。 ①你是怎样摆的?上台展示 a. | | | | | | | | | | | | b.|| || || || || || c.| | | | | | | | | | | | d. | | e.…… ②比较:你认为哪一种摆法就能很快看出是12根?为什么? 【备选】若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用课件演示每幅画面出现的2秒后消失,问:有几根小棒? (1)|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③现在你喜欢哪一种摆法?那就用我们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再来摆一摆刚才的12根小棒。 ⑷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这一捆有几根?(10根)也就是10个一,几个十?(1个十) 小结:10个一是这一捆,1个十也是这一捆,所以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 3、摆小棒,说组成。 ⑴师摆13,边摆边说。 1个十,3个一组成13。反过来也可以说13是由1个十,3个一组成的。 ⑵生摆15,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⑶摆一个比10大且不超过20的数,你喜欢摆几就摆几? ①你摆了几,让其它小朋友说说你摆了( )个十,( )个一。 ②说说你摆了( )个十,( )个一,让小朋友猜你摆了几? 小结:要摆一个十几的数,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先摆一个十,再摆几个一。 4、看直尺,理解数的顺序、大小。 刚才小朋友认识了一些数,这把尺子上也有一些数。 ⑴放到投影上放大,0~10。 ⑵猜10后面有哪些数?比19大1的是( )。顺数、倒数。 ⑶看到直尺上的数,你知道了什么? 如:比11大1的数是12。 18的邻居有19和20。 15的前面是( ),后面是( )。 …… ⑷现在你能按一定顺序给这些数据排排队吗? 11、13、15、10、14 5、认识数位 (1)利用计数器认识“个位和十位”的位置 (2)教学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3)看计数器的算珠写数,看数字在计数器上拨珠(或画珠) (三)、巩固练习、实践运用 基础练习: 1、填空: (1)1个十和6个一组成( )。 (2)1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20里面有( )个十。 (4)一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是1,这个数是( )。 (5)和1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2、做课本第85页的做一做和第87页的4、5题 3、做课本86页的做一做 提高练习: 1、课本第87页的第2题 2、用1、0、2这三张数字卡片,你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3、实际运用 ⑴奖红花。 ⑵到现在为止,你有几朵红花? ⑶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圈一圈,画一画,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有几朵红花? ②谁的红花最多? 以后自己数出10朵,先圈一圈,再到老师那里换表扬信,这样既帮助自己,又方便了老师。 拓展练习: 动脑筋:找规律填数。 (1)1、3、5、( )、9、( )、( ) (2)20、( )、16、( )、12、( ) (3)5、( )、15、( )、( )、30 四、课堂总结。(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