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的制定既要保证教育目的的全面实现,又要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下面为大家分享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计划,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教学目标: 1、掌握10加几和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 2、通过看图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三、教学活动 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基础训练 1、口算训练: ( )+5=9 ( )+4=7 ( )+8=10 10-( )=4 ( )-2=8 5-( )=2 6+( )=7 ( )+4=9 10+( )=10 2、口答 (1)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多少 。 (2)6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 (3)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1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 二、新知学习: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1、(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2、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3、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4、出示两组算式: (一) (二) 10+5= 11+6= 8+10= 14+2= 1+10= 16+1= 10+9= 18+1= (1) 问:请观察第一组题有什么发现? (2)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10加几。(板书课题) 学生独立计算,问:为什么能算得有对又快? 小结:对,十加几就是十几。 练一练: 10+7= 10+6= 10+4= 10+9= (3)生独立计算第二组题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计算时只要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相加,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 练习: 11+3= 13+5= 12+4= 16+2= 师:在加法算式里,我们把相加的两个数都称“加数”,等号后面的数称“和”。 (4)出示第三组算式: 13-1= 15-2= 18-6= 17-7= 师:刚才我们研究10加几时是先观察---发现---独立算---说方法这样一步步研究的,下面这一组算式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研究的步骤来研究十几减几。 问:在减法里每一个数都有它固定的名称,你知道吗? 师:为了使用方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数称“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称“减数”,等号后面的数称“差”。 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当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大于减数时,计算时就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去减减数,十位不变。 5、计算下面各题,看你能发现什么? 10+3= 13-3= 3+10= 13-10= 11+2= 13-2= 2+11= 通过比较: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分析—做题—说算法的过程,让学生理解10加几的计算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做题—说算法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看图填空: 2、直接写出得数 10+7= 14-4= 11+3= 13-2= 3、连线 4、 提高练习 1、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6-( )=6 15-( )=10 10+( )=17 8+( )=18 2+( )=12 ( )=10=19 3、填一填。 ( )+( )+( )=18 19-( )-( )=( ) 拓展练习 用3、13、16、18中的三个数写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的算式。 知识检测: 1、口算比赛。(2分钟) 11+2= 13-1= 10+7= 15-5= 8+10= 16-4= 13+3= 19-3= 10+10= 17-5= 15+4= 20-20= 16+1= 18-3= 11+7= 14-4= 2、看图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 ( )=( ) 3、 在()里填上“+”或 “—” 10( )7=17 18( )8=10 10( )10=20 3( )10=13 20( )20=0 5( )13=18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9+()=19 ( )-6=10 12+( )=16 6+()=10 10+( )+( )=12 19-( )-( )=6 5、填一填。 18的个位是( ),十位是( ); 1个10和5个1合起来是( ); 13里面有( )个10和( )个1; 15里面有( )个1和( )个10; 17的前面是( ),后面是( )。 6、 在( )里填上“<”、“>”、“=” 。 13( )15 14-2( )12 10( )10+5 10( )10-0 13-2( )12-2 17( )10+8 13+2( )16 四、全堂总结(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