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40~P4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名称和功能,并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计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秘密的意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3、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渗透节约、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教学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看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计算器。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 让学生说一说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这时,学生可能会展示一些简单的加、减速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较多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技能、知识。从中也可以了解本班学生对操作计算器的认识程度,为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2、 认识一些功能键。 (1) 由学生来说明。 随着计处器的普及,大多数学生在教师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前,已经懂得了一些操作计算器的方法以,所以本活动可以先让一部分学生做小才师,来介绍计算器各功能键的作用,然后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 (2) 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① 开关及清除键。on/off CE 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闭计算器。 ② 运处符号键。 只要介绍+、-、、/键的使用方法 。 ③ 数学键 数字键的使用。如按1 2 。显示屏就显示1 2。 ④ 等号键 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 ⑤ 小数点键 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 因为学生所准备的计算器的型号不同,所以各计算器中配置的功能键也不一样,以上5种功能键是比较普遍的存在。如果学生有兴趣,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器,介绍一些其他的功能键。 如:时间键、日期键、括号键、存储运算键等。 ⑥介绍M+、MR的使用方法。 师: 那2023的结果是多少?你们是怎么操作的呢? 生1:等于202393,我是直接从左往右输入数,然后按照这个顺序计算的。 生2:我计算出的结果是2023,我先算乘法2023,然后记录下这个答案,最后再计算减法。 师:那么究竟哪个答案是对的呢? 师: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吗? 请大家看看,计算器的键盘上是不是有两个键 M+、MR?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 教师介绍M+、MR的使用方法,同时通过课件演示 先按2023,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我们按2023-,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2023。 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尝试进行操作,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一说操作的过程。 师:同学们,做了这么多练习,你对于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吗?对于计算器的使用还有什么疑问吗?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学生:要看清数据,仔细操作,遇到不清楚的还可以向说明书求助,从而了解其他按键的使用方法。 3、尝试练习。 (1)计算254 操作过程 输入254=,屏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 (2)计算一份菜单的价钱。 ① 菜单 酒:14元凉拌 豆腐: 3元 肉丝: 5元 清蒸鱼: 16元 三鲜汤:12元 甜点: 8元 青菜: 3元 ②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③ 反馈计算结果。 4、 索一些数学规律。 (1)呈现计算题。 ① 1+2+3+4+98+99+100 ② 2023 20239 202399 (2)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教师巡视课堂。 (3)反馈计算结果。 (4)引导提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特别指导观察第②题中各算式的计算结果,并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简便的计算方法。 如: ① 1+2+3+1++98+99+100=20230,只要用计算器计算20230 ② 2023=2023 20239=20231 202399=202391 发现:积的个位都是1;积的最高位都是8;中间几位数都是9,9的个数比第1个因数中的9个数少一个。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以下几个算式的结果 2023999 20232023 202320239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规律,同时突出了运用简便方法计算很可能比计算器还要快定眯,充分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巩固应用。 课文第39页的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