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依据教材文章选择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案,为你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表示的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2. 在具体的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所表示的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表示的意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 创设情景:在美丽的地球上,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与我们朝夕相处。瞧!它们来了!(多媒体演示:各种小动物慢慢走来。) 2.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讲一讲关于它,你在画面上看到些什么。 3. 独立思考:提出关于数学方面的问题。(教师个别辅导) 组内交流。 在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并请人或自己解决,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全班交流:将你们组里最好的问题告诉大家,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乘法问题上。 教师板书个别问题,并以学生的姓名命名,激发兴趣。 4. 讨论:小兔子一共有几个萝卜? 学生可能出现加、乘两种方法,让学生再次感受乘法运算的简便性,并回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质疑:算式34=12(根)中,3是从哪里来的?4表示什么?12呢? 5.连一连 (1)由学生独立完成,有问题的可与同桌或老师商量。 (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6+3没有吃到水果。 生2:桃子表示3个6,松果表示6个3,但都可以与36,63连起来。 生3:桃子和松果同样多。 活动二 1.说一说:学生以看图讲故事的方式理解图意,再试说算式。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生1:四幅图都可以用23或32来表示。 生2:有的表示2个3,有的表示3个2,还有的既表示3个2,又表示2个3。 师:对!它们都可以用23来表示。 2.摆一摆,说一说: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实物,再出示算式。 (1)讨论:32表示几个几?动手摆出两种摆法。 (2)由小老师出题,其他同学动手摆一摆,并与同伴说一说。 3.接力赛 (1)出示练一练第一题的两个画面。 (2)小组接力完成:一个说图意,一个列算式。 一个说还可以怎样写,一个评价是否可以得到智多星。 活动三 1. 出示超市中商品乱放的场面,提问:这样的地方你们喜欢吗?该怎么办? 2. 学生口述,多媒体演示。 3. 以小组为单位,帮售货员阿姨清点货物。 4. 交流评价:老师这里有一张货物清单,看一看,你们点的对吗? 活动四 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与同伴说一说。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情说起,如: 每件衣服用5个扣子,4件衣服用几个扣子? 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就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此题可以在同桌之间进行,互相提问题并检验对方的计算结果。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给这节课起名字。 板书设计: 动物聚会 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 34=12(个) 或 43=12(个) 一共拿了多少个松果? 36=18(个) 或 63=18(个) 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36=18(个) 或 63=18(个) 一共有几只小鸟? 33=9(只) 课后反思: 以动物爱吃的食物引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我再把学生的问题用幻灯片展示了出来,让学生自己选一道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解决完后和同桌说自己的想法。新课标中要求学生不但要会解决问题还要会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在课堂活动中体现了,效果还是可以的。在整个课堂中,学生不但动了脑,还动了手,手眼脑协调,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掌握的知识也掌握的比较到位。但是,课堂中学生只做了书本第8页的连一连,而从学生的练习来看,有部分差生并不能全部做对,这主要是看图理解几个几的理解不深,在下一节课里还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认识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