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会备课的校长不是好老师!老师的天职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承与积淀,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备课为基础,没有一个优秀的备课教案、教学设计,那么再优秀的老师也难展示出优秀的教学水平。为此,数学网小编末宝给带来了此份教案,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咯,一起来看看吧。 知识与技能:在问题情境中巩固第一单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混合运算,使学生能养成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情感与态度:在活动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加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应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活动一:我会做 通过开火车或全班抢答的形式完成: 0.7+0.231-0.560.17+0.33 0.9-0.60.75+0.251.9+8.1 5-0.424.3+2.315.9-3.7 集体订正。 活动二:我能行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8+3.549.5+4.85-6.36 3.05-2.95.6+2.7+4.4 85-34.74.6-(1.75+2.08) 4.02-3.5+0.2023.8-1.25-1.75 5-4.19+2.83 活动三:我最棒 1、地理知识题。 培养学生口算小数加减法的能力。 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矗 这是对小数混合运算的检验和巩固,从学生的喜好出发,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从中渗透小数的简便算法,养成正确的计算方法。 (1)地球表面的总面积是多少? (2)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 2、体育题:强强跳了多少米? 3、比一比: (1)哪辆小汽车的车身高? (2)哪辆小汽车的车身长? 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4、生活题: (1)买1份鸡翅和1份蔬菜汤,大约需要多少钱? (2)我有5元,买1份冰激凌和1份爆米花,够吗? (3)买1份粟米棒和1份薯条,付了10元,找回3.25元,对吗?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5、实际题: 我能摘下这顶帽子吗? 提醒学生在计算时注意单位。 解决时引导学生找到关键性词,帮助审清题目。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估计,再进行计算。 注意联系实际来想,还要考虑臂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