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回收废电池 教学内容: P45~46回收废电池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三位数加法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教具:ppt、小黑板。 学具:计数器。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旧电池的危害吗?指名回答。 教师讲解: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钮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你们快想想办法,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呢? 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随便丢弃。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玩中学 1、看一看。借助情境图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出示图表。同学们,童星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2)、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先自己想一想,在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3)、那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发现的数学问题汇报出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会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关于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只要问题提的合理,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在交待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加法的有关问题。 2、算一算。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试。 教师板书:122+77= 看算式,试着估算出的数大约是多少。 指生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进行计算。122+77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各小组展示算法并进行汇报。 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完成第45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计算,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正,予以辅导。 (2)解决“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学生要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即“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 还可以采用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进行计算。 完成第45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解决“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 结合本班的数学情况,让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完成第54页的试一试的题目。 3.想一想。师生共同总结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得比算加法,大家想一想,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和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谁能对照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说说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做? 学中做 完成教材第46页的第1、2题。 做中得 完成第46页的第3、4题。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