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教材第74页-75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3、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准备:常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学到了哪些面积单位?它们时多大?你能用手势来分别表示它们大约有多大吗? 2、我们学过的常用的长度有哪些,它们是多长?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常用的面积单位:厘米、分米、米。 二、分析比较 1、教学例1。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出示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1厘米 1平方厘米 让学生明确:1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是一条线段。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体有多长,(有多少厘米);1平方厘米是一个面积单位,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体表面有多大。(有多少平方厘米) 说一说:要测量笔盒的一条边有多长,应该用什么为单位? 要测量笔盒的上面有多大,应该用什么为单位?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学生分组讨论并动手操作。 汇报交流:你是怎样做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3)比较1米和1平方分米。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再全班汇报。 2、引导小结: 三、巩固运用 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2、3题。 2、数学游戏:教材75页。 3、练习十八的第3、4题。 第3题是面积的甲酸和周长的计算。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由于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因此课堂上我采取让学生从“画”中感受到:长度单位是一条线段,它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面积单位是一个正方形,它则可以用来测量物体或图形面积的大小。学生从“画”中感受它们的区别,只是初步感知,为了进一步强化,我紧接着设计了许多“填单位名称”的练习,帮助建立表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