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同学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体验自身学校生活中存在的数学。 2、 培养同学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前一段时间,俺们学校开展了一些体育方面的竞赛。想一想都有哪些活动? 同学回答:踢毽、跳绳 问:想一想,还有哪些活动是你喜欢的? 2、活动:俺们到教室外面去比一比 设计项目:踢毽、跳绳、跑步、拍球、跳“房子“、跳远、 (1) 同学自由活动,教师巡视。活动时间15分钟。 (2) 回教室同学汇报,其他同学帮着补充。 问:根据跳绳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A、可以说一说参与跳绳的一共多少人? B、谁和谁一共跳了多少个? C、谁比谁跳的多几个? 请同学列式解答这些问题,你是怎样想的?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思路? 问:跑步的同学又是怎样的呢? 同学自由说,可能说谁跑了第几名?也可能说有几人跑? 其他同样方法解答。 二、指导练习 1、出示准备的大挂图,根据同学活动项目填表,讲明图中各列的含义。 2、示范,根据同学跳绳人数在虚头像上涂色。 3、让同学把其他的板演在挂图上涂色。 4、教师提问: (1)参与哪项活动的人最多?哪项最少? (2)跑步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5、同座相互提问,全班交流,充沛肯定同学的合理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