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内容:二年级上册p4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学习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学习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预设流程: 一、 复习准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 第二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 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学生说出5个2. 二、学习新课 1.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 (1)教师是怎样摆的? (教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摆了几个2,(3个2)教师板书:3个2.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用加法算:2+2+2=6 (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连加. 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乘法初步认识) 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 3.由学生摆正方形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拿出3个正方形,摆成一竖行,这是1个3;第二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三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四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4个3) 教师启发提问: (1)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3+3+3+3=12) (2)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4=12) (3)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4.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要求: (1)每堆摆4个圆片,摆5堆,这是几个几? (2)在小组内讨论,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归纳小结: (1)上面这几道题用加法算的时候,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法算? (3)两种方法比较,哪种简便?同学们想象一下,上面这道题,如果每堆摆4个圆片,摆10堆, 100堆,求一共有多少个,如果列加法算式,这个算式一定很长很长,那么列乘法算式呢?只要4×10,4×100.因此,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出示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题,哪组题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改写?说出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几连加. 3+33×2;5+5+55×3;4+4+4+4 4×4;2+2+2+2+2 2×5 2.游戏 (1)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戏.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 7+7+7 6+6+6 6×3 1×5 1+1+1+1+1 9+ 9+ 9+ 9+ 9 9×5 7×3 四、归纳总结 延伸发展 1、请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最后,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里面是怎么放的? 胃动力及止吐药规格:5×6 师打开盒子验证。 3、小柴胡冲剂 10克 ×6袋 餐巾纸6×10 水彩笔 10×2 猜猜里面是怎么放的? 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课后再去找找。 第二课时 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学习内容:二年级上册p 4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内容。加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能同时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个内容。 预设流程: 一、复习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情况写可以用乘法来表示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3组气球,每组气球有5个 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表示吗?(3个5)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列式:5+5+5=15(个) 5×3=15(个) 问:你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可以乘法表示呢? 你们喜欢那种算法?为什么?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字吗? 板书: 5 × 3 = 15 因数 乘号 因数 积 2、教学例3 出示例3的图 问:你看了到了什么?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你能列式计算吗? 板书: 4+4+4+4+4+4+4+4=36(个) 4×9=36(个) 问:你喜欢那种写法呢?为什么? 小结: 同学们,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1、P47,做一做 2、练习九,第5、6、7题。 第三课时 练习课(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内容:二年级上册p48—50练习九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文字题的初步接触 预设流程: 一、复习 1、请写出下面的算式: 3个5 4个4 2个7 3和5 4和4 2和7 2、把下面的算式变成乘法算式 3+3+3 4+4+4+4+4+4+4 5+5+5+5+4 6+6+6+6+3 3、什么样的加法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呢?什么样的加法算式不能用乘法表示呢? 你能举例说明。 二、练习 1、文字题 3个8相加,和是多少? 3和8相加,和是多少?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问:第一踢和第二题有什么不同呢? 2、看图提问题 小朋友们在跳绳,每4个同学一组,3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呢? 让学列式计算 板书:4+4+4=12(人) 4×3=12(人) 问: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呢? 3、小邮递员 4、看七星瓢虫写算式 第四课时 5的乘法口诀 学习内容:二年级上册p5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2.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掌握口诀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口诀卡片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乘法的意义: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操?(2次)那一个星期做几次眼操呢?(指明说) 生:加法计算 2+2+2+2+2+2+2=14(次) 生:乘法计算 2×7=14(次) 师:为什么算得一共是2×7=14次?(7个2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2×7”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答) 二、新授: 师:鼓掌表扬一下双修日也能坚持做眼操的同学(学生鼓掌) 师:小朋友的掌声真响亮,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勤劳的小手,这双小手可能干了,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呢。一只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呀?(5个手指头)2只小手加起来又有几个手指头呢?(10个手指头)你是怎么算的? 生:5+5=10(个)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5=10(个) 或5×2=10(个) 板书:5 +5 10 2×5=10 5×2=10 那三只小手呢?(指名列式) 板书:5 +5 10 +5 15 3×5=15 5×3=15 通过推理得出:4×5=20 5×4=20 5×5=25 小组讨论: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和上面的三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交流结果,指名回答) 生:算式的得数是连续加5的。 生:算式里都有一个因数是5。 生:它们的得数(积)有规律:是5、10、15、20、25来排列的。 师:那你们能按照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吗?(生讨论编口诀,并把它们写下来) (指名来说说乘法口诀,带领大家读一读) 教师边板书: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三、巩固练习: 1、开火车对5的乘法口诀 2、以4人小组合作玩读口诀游戏 “一五得五”,伸一只手 “二五一十”,伸两只手 “三五十五”,2个同学合作伸出三只手 ……………… 3、做一做课本练习3、4、7、8题,并指名对答案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能把5的乘法口诀背下来的一起站起来背一背。 第五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学习内容:二年级上册p53—5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游戏的图片、学生准备小棍若干、录音机。 预设流程: 一、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知识时,看那位小朋友最肯动脑筋?小精灵还要给你发奖品呢! 二、新课 1.师:用3根小棒,看你能摆出一个什么汉字?可以小组商量,看哪组摆的汉字最多。 师:不管你摆的是什么?都是用了3根,那么你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你能用口诀表示吗? 师:有关三的乘法口诀,同学们能猜出有几句吗? 能不能根据这些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吗? 2.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3的乘法口诀,总结得很好,现在我们是不是分小组再来总结2和4的乘法口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快、最好。 3、反馈:小组1:2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两句,4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4句。 小组2:我们也是这样想的。2的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4的口诀是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精灵非常欣赏你们成功的合作! 想一想在编口诀时,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小精灵要送你一个大拇指! 师: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问大家,1的乘法口诀怎么说?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接话说:是啊!一个一当然就是一了。 三、练习反馈 刚才你们学得很好,小精灵很高兴,小精灵要带你们去玩一玩,上哪儿去了?注意听。小精灵带你们来到小树林,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动脑筋爷爷组织的有奖大赛,你们愿意参加吗? (l)口算:(卡片出示15道题) (2)投篮比赛:(说明:每人分一张卡片) 师:小白兔和小花鹿进行投篮比赛,看谁投得准,投得快。 (给做的快得同学发“优胜奖”) (3)游戏:“捉鼠比赛” 说明:头饰上标有算式得数,卡片上有算式。 黑猫队,3人;白猫队,3人。(戴头饰) 师:看哪一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所有的算式卡片。 (给获胜方发“合作奖” )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第六课时 乘加乘减 学习内容:二年级上册p 56页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让学生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卡片、图片等. 预设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出示课件:玉米、水、青蛙,这时右边走来一只小熊,掰下一个玉米棒子往回走,画面定格). 师:从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生:我看到蓝蓝的天空,地上长着玉米,水里有3只青蛙,小熊掰了1个玉米……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根据这个画面,你能想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生1:一共有几株玉米?列式为lX4=4(株) 生2:三只青蛙共有几只眼睛?列式为2X3=6(只) 当学生提出:“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这个问题时, 师:XX同学根据玉米的个数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观察图:小熊种了4株玉米,每株玉米上都结了好几个玉米棒子,那么现在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呢?(课件出示问题)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a.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学生说教师板书:3X3+2=11 3+3+3+2=1 4X3-1=11 12—1=1 4X2+3=11 4+4+4—1=11 · 2X5+1=11 …… 2X6-1=11 b.生根据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前3棵玉米上,每棵都有3个玉米棒子,最后一棵上有2个,所以列式为3X3+2=1l;小熊没有掰玉米时,有4棵玉米都有3个玉米棒子,小熊掰走了一个,所以列式为4X3—1=11;把这些玉米横着看,每排有4个,有2排,第3排有3个玉米棒子,所以列式为4X2+3=11;根据每棵玉米上的个数,用连加计算,列式为3+3+3+2=11 c. 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算法. 师:(指算式)这些算式中有连加、连减混合、减法……你们猜这几个算式叫作什么?(乘加乘减)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板书课题) 三、练习体验,实际应用 1.出示“做一做”第一题 师:森林里的动物们开联欢会时,小猴子带来一些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这些绦 子一共用多少个呢?你能列式计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4X3+2=14 5X3-1=14 3X4+2=14 3X5-1=14 2.出示图,师:小兔子也把自己喜欢吃的萝卜带来了,它还给大家提出一问题:要算一 共有多少个萝卜?谁会用咱们今天学的知识解决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3. 实际操作:学生用学具,展开想象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乘加乘减的算式算出你一共用了多少个学具? 学生在投影前展示 4. 利用学生上课时的座位进行练习:算一算左边3组同学一共有几人?右边组里的女同学共有几人?列式计算. 5. 口算比赛. 学生活动:a. 各组同学进行轮流口算,组长统计做了几道. b.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四、课堂小结 互评表现。 第七课时 提 问 题 学习内容:二年级上册p 5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乘法应用题,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会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预设流程: 一、复习 1.对口诀 教师与全班学生进行对口诀的练习。 2.口算: 3×4 5×3 2×2 2×4 3×4 2×3 4×2 4×4 5×5 5×5 2×1 2×1 二、新授 1.教学例6 出示第59页主题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用简单的话把图上的意思表达出来呢? 生:有三只小象搬木头,每只小象搬2根。 让学生完成填空: 每只搬( )根,有( )只,这里有( )个( ) 师:你能列什么算式? 学生口答:2+2+2=6 2×3=6 师:真能干。谁可以根据图上的意思的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生:一共搬几根? 让学生把算式写在草稿本上,指名板书。 2.做一做 让学生看主题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你和四人小组的伙伴们说一说。 四人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小组间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并一起列式解答。 派代表汇报,一起评改。 问:你们觉得有那些问题你们觉得比较难的,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说,教师板书。 A、小猴比小鹿少多少只? 解:5×2=10 4×2=8 10—8=2 B、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3×3=9 5×2=10 4×2=8 9+10+8=27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第1、2题。 学生根据图意找出有几个几,在列式解答。 独立完成,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2.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集体讲评。 问: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让学生把问题和算式写在草稿本上,教师巡视指导,若有时间则集体讲评。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