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P39例1、例2,P40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尺子、小棒、活动角、圆形纸片、角操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那么你能用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摆好了吗?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如有学生说是长方形强调四根小棒同样长意味着这个图形的四条边同样长所以只能是正方形。 现在拿走一根小棒,请你用三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接着再拿走一根,你们看看现在的图形是怎样的,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稍顿)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体验 1、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地就热闹起来。(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指名学生说,课件闪烁出角)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吸管、水龙头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显示:从主题图中放大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课件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大家看清楚了吗?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 我们用手摸一摸找的角,有什么感觉? (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师:先摸摸角的头,有什么感觉? 生1:痒痒的。 生2:有点痛。 生3:尖尖的。(板书:尖尖的) 师:再压压边,有什么感觉? 生1:滑。 生2:温柔。(课堂上出现一阵笑声) 生3:舒服。 师:为什么会舒服? 生:平平的。 生:直直的。(板书:直直的) 角和同学们的身体一样也有自己个部分的名字,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请同学们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找角,我们根据角的特点找找在我们的教室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 把你找到的角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举例) 课桌上有几个角? 5、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课件出示4个图形,说说不是角的理由) 6、(老师拿出活动角)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玩一玩,好玩吗?(好玩)我们先做一个角,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些吗?再大一些。你能让角变小些吗?再小一些。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它大一些的角吗?(互相看看)你做的角真的比老师的大吗?(师生比较活动角的大小) 强调:角的大小只和角的张合程度有关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7、我们会折角,会比角,那你会画一个角吗? 你认为角是怎样画的? 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确定角的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师边说边示范画: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最后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另一条边。) 说说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请同学们按老师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画完后在小组里互相欣赏。 谁愿意把你画的角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画的角,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三、应用拓展 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四、课堂小结 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再打开书第38—3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并指给爸爸妈妈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首先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开始,用三根小棒摆出三角形,再拿走一根小棒是什么图形了呢?这就是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以次导入课题。接着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生活找角,并且放大物体从中找角,然后用圆形纸片做角,摸角,从而找到角的特点尖尖的叫顶点,平平的叫边,引导学生让他们找到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在教室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出示多媒体,学生观察四个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理由,接着用小棒做角,画角。 整节课感觉自己比较累,是因为害怕被学生牵着跑,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牵着自己跑,因此老师自己在讲,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性,并且在有些教学设计中衔接不自然,例如,在脱去角的外衣后应给学生时间观察,这方面我没有给学生足够时间,应该注意课堂生成直接接着再去掉两个角,然后让学生观察剩下的角,也可以找到角的特点尖尖的,直直的,我讲的时候用的是平平的这里不对。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先用圆形纸片折角,但没有注意学生的基础,这个时候学生还没认识到角的特点。让学生找角时,我犯了一个错误,课桌上的不是角它们的定点没有尖尖的,但我不仅说那是角还让它们数数目。用小棒拼角时,我没有注意学生的自主性,没有让他们自己拼角,而是我说要求他们拼,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失去了自己探究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合程度有关的知识。 整堂课不足的地方很多,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加强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