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 估算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三、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4、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5、沟通口算、笔算、估算的联系。 6、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 教 学目 标: 1、直观演示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数,掌握坚式的写法。 2、掌握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笔算加法的法则。 3、培养正确竖式计算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重 点: 掌握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 点: 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并掌握加法的法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况,提出问题(以两个班乘车为例)导入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这个问题 二、问题解决,学新知识 (一)、教学例1 生:回答列式(36+30=66) 师:启发还可以列竖式。 1、竖式列法: 用小棒分组摆一摆。 结果时注意什么? 2、做“做一做” (二)教学例2 1、两个班共乘一汽车,但汽车只有70个座位。 2、小组讨论应注意问题,说明。3、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计算起。3、学生自己做 4、做“做一做” (三)师生小结 三、练习运用 练习P13 第一题:同位讨论后,独立完成并订正。 第二题:利用开火车方式进行竞赛性练习 第三题:自己编两道不进位加法式题 第四题:评价并计算中注意什么? 四、布置作业:随堂练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并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2、加强拼摆,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3、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重 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 点:理解满十向十位进一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练习:启发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 1、口算: 三道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题 2、说一说计算过程 讲授新课 教学例3 1、说说情景图 2、说出全乘车的意义(启发列式) 3、先用小棒计算结果 4、个位6+5和5+6的方式 5、启发学生列竖式从个位算起时注意: 6+5=11满十进一如何进位。 6、小结:今天学习内容与昨天有什么不同? 7、做P11“做一做” 注意:个位上6+7的进位写法,6+4的进位写法 巩固练习 1、37+2023+47 26+5 2、判断P14第6题 3、做P12“做一做” 4、P14第15题 5、小结 布置作业: 1、随堂练习 2、口算练习 两位数减两数(不退位)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写法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语方表达能力 3、培养计算仔细的良好习惯。 重点: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减法的组式题 2、想一想,笔算加法时注意 什么? 3、笔算下列各题(四道题) 二、创设情境 以北京赢了为题材“电脑演示”,根据表中提出问题如:北京比多多少票? 三、探究新知 列式:56-22 用竖式计算列式为: 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怎样计算? 5、做“做一做”第一题 6、练习三:第一题 7、练习三:第二题 四、练习: 1、练习三:第三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2、第四题。 五、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书上练习; 2、随堂练习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并熟练地计算。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存细计算的合作精神 重点:掌握退位减法并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铺垫 1、练习六个小题 2、笔算:两个小题 3、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 (一)、根据北京赢了提出问题 : 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列式: (二)、教学例2 56-18 1、列竖式 2、个位数6-8如何相减 生:动手操作,建立表象,同时利用小棒方法计算图式结合,理解算理 退位减法的方法。 (三)、教学例350-24 讨论: 个位相减,怎么办? 再减十位时,十位是几? 生:解答。 三、师生共同小结计算方法 四、练习 P19:填在书上 练习三:第5题 集体练习做,并订正 对比练习: 45-2023-23 45-2023-28 练习三: 第6题、第7题 五、小结:把你今天的收获告诉你的同桌。 六、布置作业:随堂练习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观察分析比较思维 重点:竖式连加连减的方法 难点:连加连减的简便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八个加减式题 连加连减4+8+517-8-4 二、讲授新课 连加:例1 看P26图形提问: 1、一组和第二组一 共摘了多少个? 2、第二组和第三组共摘多少个? 3、三组一共摘多少个? 4、导入出连加例1: 28+34+23 启发计算: 1、分步计算 2、简便方法计算 例: 3、“做一做的习题 三、连减 根据课件学生学习例2:85-40-26= 做例2下面做一做的题 四、小结 计算过程和方法 五、练习 1、分组做第一题,集体订正。 2、第二题:三个板演示后订正。 3、第三题填在书上。 4、口算检查讲评。 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握加减混合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学会合作交流 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并能计算。 难点: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通过图片、电脑回答提出的问题 2、小兔出了四道题: 56-12-2023-23-12 55+30+8 28+11+59 二、讲授新课 教学加减混合 1、以乘车为例:车上有67人,到站下了25人,又上来了2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你是怎样列式计算: a、 b 3、小结提出的口算的简便方法。 三、练习 1、说第6题:列式和答案 2、第7题:由四名学生板演后订正。 3、第8题:在书上做后集体订正 4、第9题:学生自己划线计算。 四、小结:谁来把你的收获说给小朋友听? 五、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书后未完成的练习 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中估算的必要性,也是一种精确计算。 2、注意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理解估算过程。 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理解过程 难点: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例4: 以买生活用品为例,用100元,买热水瓶28元,水壶43元,水杯24元,钱是剩还是不够? 2、学生把方法说一说,表扬好的说法。 3、举例:学生兴例 以拿钱买东西为例,说明可先从钱去买的第一种产品,再看买下一种产品是否钱够。 二、练习 做“做一做”P31 1、练习六的第1题重点是31+52 38+39 策略计算。 2、第2题 教育学生一盒有多少支?是一个横在有数据。 三、小结 这节课内容 四、布置作业:同桌之间练习估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式题。 2、注意竖式计算的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竖式对位的写法。 难点: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以学校年级人数为例: 车上能乘80人 一年级:一班和二班 二年级:一班和二班 三年级:一班和二班 四年级:一班和二班 五年级:一班和二班 也可分组计算。 2、教师可用小棒摆计算: 如:36+30等 强调竖式写法。 相同数位对齐,即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3、学生自出自演四个不进位加法式题。 二、练习 第一题 第2题 整理和复习: P33:第1题 三、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师出题,生练习 随堂练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式题。 注意进位时的问题,明确竖式计算的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意识。 重点:竖式计算的问题,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难点:竖式计算的问题,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出示图形 板书:36+35 竖式 强调进位问题 用小棒操作6+5 说明满十向前进一 小组练习: 43+29 学生说明:3+9=12 如何向十位进一。 6、做P11“做一做“ 7、记住进一的写法必须加在前位上。 二、练习 P14: 做第6题,集体完成后 订正,说出错的原因。 三、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1、小组对赛: 25+2023+537+2023+2023+189+56 2、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8、9题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随堂练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地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重点:竖式的写法 难点:竖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提问 说一说两位数 加两位数笔算要注意什么? 生:回答。 二、摆一摆 P13:第三题 36+47= 用小棒计算。 三、用竖式计算 做P13:第一题 做练习 1、做P14:第七题并说明意义 2、回答表中后面问题。 3、做P15:第八题并说明是哪个的答案。 4、讨论第十题提出三个问题: a、哪两种玩具用钱多 b、小玲50元可以买到哪几样玩具? c、少花钱可买哪两种玩具?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四人小组合作练习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算理)。 2、注意减时问题,并正确地计算。 重点:理解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 难点:理解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文图景: 中国得56票,多伦多得22票,…… 二、统计表中 1、得到中国北京比多伦多多几票的减法题: 56-22 列竖式: 应注意什么? 2、练习:98-80 三、巩固练习 作业:练习三 第3、4题 四、小结:注意事项。 五、布置作业:随堂练习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知道注意的问题。 重点:笔算减法中的退位 难点:笔算减法中的退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比赛:一组投球投了23个,二组投了52个。 二、探究问题 二组比一组多多少个? 列式为: 52-23= 可用小棒计算减法 拆开小棒,10根减去3根得7根,2+7=9 列竖式为: 让每个学生用不同方式方法进行减法计算。 如:先减后合、先合后减、 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下一位加十进行计算等。 计算比赛:做一做。 判断练习三第6题 三、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1、同桌合作,一个出题,一个完成 随堂练习 两位数减两位数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学习意识。 重点: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难点: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以在游乐园玩导入 (出示课件) 二、复习 以小猴子摘桃提出问题,树上还剩几个桃子? 退位减法 三、练习 课本P22:第十题 综合练习P21第八题: 用连线方法 做P22第十一题: 孔雀的羽毛进行计算,仔细计算。 四、总结。 作业:P22第12、13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关系的解法。 重点: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数量关系 难点: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二、巩固练习 44-27=50-36= 62-25=53-39= 71-19=45-38= 三、计算归类 P24:第四题 比50大的数有 比50小的数有 四、练习 P25:第5题 提出不同的问题算一算 生:提出问题 五、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重点: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 1、学生发现什么? 2、一班比二班多多少? 3、二班比一班少多少? 师:哪位同学解释一下? 同学们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反馈交流 二、讲授新课 教学例4 说一说以上三个问题的语言表达,用怎样的算式来表示。 三、练习 1、做“做一做。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随堂练习 连加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的笔算方法,并会运用简便算法。 2、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连加的笔算方法,并会运用简便算不法。 难点:连加的笔算方法,并会运用简便算不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探究新知 (一)提示问题: 1、二组比一组多摘多少个? 2、三个组一共摘多少个? 学生合作完成。 (二)做法: 三、小结 你喜欢哪种方法计算? 学生看书质疑问难。 练习做: 46+25+17= 52+25+16= 四、布置作业:随堂练习 连减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减的笔算方法,并会运用简便算法。 2、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重点:笔算连减 难点:笔算连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劳动:运西瓜 (出示课件) 共有多少个西瓜?(85个) 运走了多少个?(40个) 又运走了多少个?(26个) 还剩多少个? 启发学生列式: 85-40-26= 用竖式计算: 二、做练习: 90-58-24= 72-6-40= 连加、连减混合 教学目标: 掌握连加减的笔算方法,并会运用简便算法。 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重点:熟练地笔算连加减式题 难点:熟练地笔算连加减式题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 学生列式: 15-3+4=16 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 出示课件P28 重点学下来多少人?上去多少人? 教师板做: 学生说在做时应注意什么? 三、应用练习 1、56+34-20= 78-24+36= 2、填空计算: 25+36-47 +58-23+19 四、课堂小结 学生说一说学习了连加、减以后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书后练习 2、随堂练习 加减估算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简单的估算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关系。 重点:估算方法 难点: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 二、讲授新课 热水瓶28元, 水壶43元 水杯24元 妈妈带100元飞买上面东西用多少元? 同桌进行讨论: 展示:28+43+24=95 学生做。 教师表扬好的。 三、练习: 1、应用P31“做一做” 说出估算方法。 2、P32重点看数字。 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随堂练习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加深对计算的理解。 2、通过整理复习,对基础知识细统化,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良好地学习习惯。 重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 难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想本单元的内容,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表示一下: 加法、减法: 36+30=35+34= 36+35=56-32= 56-28=50-26= 二、分类复习 加法有哪几种: 1、不进位加法 36+30=35+34= 2、进位加法 36+35= 3、不退位减法: 56-32= 4、退位减法: 56-28= 师:小结方法,突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三、应用练习 1、分组练习题七: 第二、三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2、P43:第4、5、6、7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随堂练习+口算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