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 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 l00米、0.10米、0.1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5,初步感知 (1)出示例五情景图,两位同学购买学习用品后在交流购物情况,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小明:“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小芳:“我买1块橡皮用了0.30元”。) (2)提出问题: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证明吗?先独立思考,有想法后4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归纳方法: ①用具体钱数解释: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②结合计数单位理解:0.3是3个0.1,0.30也可以看作3个0.1,所以0.3=0.30 ③用图表示: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平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3份、30份分别用0.3、0.30表示。因为阴影部分大小相同,所以0.3=0.30。 (4)感知与体验:同学们想出了多种办法都能证明0.3元=0.30元,说明这两个小数确实相等。 教师引读0.3元=0.30元,谈话: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你有了什么想法?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教学“试一试”,加深体验 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是同一点,说 明: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独立填写下表,集体讲评。 板书:因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所以0.100米 =0.10米=0.1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 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 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3、教学例6 (1)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并从图中能看出哪些信息。 (2)根据题目的要求各自在书上填空。 (3)提问:3.05元中的“0”为什么不可以去掉? 根据这个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试一试 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4、3.16 、 10改写成三位小数。 0.4= 3.16= 10= 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为什么给三个数填上的“0”的个数不同?10是整数怎样把它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 强调: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三)巩固练习 1. 练一练第1题 完成后观察每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0.1和0.10,0.2和0.20,0.3和0.30每组里的两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说明小数的性质确实存在的。0.1=0.10,数轴上这个点还可以用哪些小数来表示) 2.练一练第2题 为什么0.5和0.50的大小相等,而0.5和0.05的大小不等? (四)课堂作业:练习六第3题----第5题 (五)总结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5 0.3元=0.30 元 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因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所以0.100米=0.10米=0.1米 0.100=0.10=0.1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例6 2.80元=2.8元 4.00元=4元 10.50元=10.5元 |